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从生活到幻境有多远?著名画家闫平以诗性的画作给你答案

从生活到幻境有多远?著名画家闫平以诗性的画作给你答案
2021-03-24 15:51:0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诗性的人——夜读著名画家闫平的作品

在昏沉的灯光下阅读闫平的作品,犹如漫游在两个世界里:一个幽暗、无精打采;另一个却是曼妙的、神话般的,甚至是仙乐飘飘的。两个交叠而成的意象,真幻难测。置身其中,身心得以片刻的享乐。在子夜的宁静中,这种愉悦感混杂了某种神奇而近乎于美妙。我暗自设问:从生活到幻境有多少距离?答案是:一张闫平作品的距离。在当下,如果一个艺术家能将现实幻化为精神愉悦的方式,那人们还能奢求什么?在闫平的作品面前,我宁愿相信马蒂斯的话:绘画就是人生的安乐椅。

当然,正如大家通常所了解到的那样,今日之绘画,更多地趋向于对哲学宝座的觊觎。通过新的视觉经验而凸显某种观念,已成为新的艺术潮流——也可以理解为时尚。烧脑的思想、语焉不详的观念、忧患的批判意识以及挣扎的精神,正在形成当代绘画的标配,艺术史亦无可挽回地演变为“思想者”的竞赛。在当代哲学死亡的年代,艺术以替身的方式作为思想的补偿,不仅值得理解,而且值得敬佩。但更多的情况则是:放弃了视觉美学的乐趣,绘画正日益堕落为一种喋喋不休的说教:政治的或道德的。倘若以此为背景来观察闫平的绘画,会看到这样的图景:当艺术家们一窝蜂地试图以哲学的方式与当代社会搭讪时,闫平却以本真的纯粹、空明的视觉美感以及绘画的天赋,紧紧地和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并且,这种联系甚至积累为一种惯例:1990年代即声誉鹊起的闫平,一次次穿越时间的困扰,始终优雅地站在当代绘画的最前沿。

《自画像》50×40cm 2015年

1993年初夏,在筹备“中国油画双年展”期间,我曾专程赴济南的闫平工作室探访。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架上那幅尚未完成的以戏班子为题材的油画。除了后来我们所熟知的自由不羁的用笔和厚重的肌理外,这件作品最令人注目的,便是出现了当代绘画中罕见的“另类形象”:简略的面孔,舞蹈化、充满欲望的动作,飞动的、略嫌夸张的肢体语言。在绚烂的色彩与丰满的结构中,它们以表现性笔触赤裸地外溢出的激情、狂喜等情绪,赋予画面以诗歌般的节奏。虽然我对闫平知之甚少,但阅读这件作品后,我即大胆断言,闫平的绘画就是其诗性本心与绘画天赋相藕合的产物。换句话讲,闫平的绘画是纯感性的:从诗性本心出发而最终又回到原点。以此为基础,闫平所能做的,便是从自然、社会生活中揭示其隐匿不彰的人性与万物之美,并以诗性来浇灌、滋养它们,让它们在幻境层面上成长为“诗性之物”。这一创作理念——准确地说是天性,很快在创作实践中结出了硕果。1990年代后期,《母与子》系列作品的问世,不仅标志着一种全新绘画风格与绘制技艺的诞生,而且也意味一个新的族群——“诗性的人”的出世。在流行的“审丑”绘画浪潮中,闫平笔下的“诗性的人”之美,无疑成为流行意识形态的解毒剂,在某种程度上,它让公众重拾这样的信念:尽管丑恶很强大,但美的光芒依然会在至暗处闪耀。

《母与子》140×160cm 2008年

在我的印象中,1990年代至新世纪前期,是中国当代绘画创造标志性形象的年代。“泼皮”“艳俗者”“新生代”“残酷青春”“卡通一代”等接踵问世。“诗性的人”出场稍晚,却与前者共同构成中国当代绘画的形象体系。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世俗的、形而下的、以丑为美的,而“诗性的人”却是超越的、具有形而上学品质的、纯美的。

虽然我不愿意为“诗性的人”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出于论述的需要,不妨以“猜测”的方式为“诗性的人”勾画出一个大体的轮廓。在闫平那里,“诗性的人”的年龄被严格限制在少男少女阶段。为何如此?我的理解有二:一是这一阶段是人生的多梦与诗歌阶段。只有充满青春朝气的诗歌,才足以支撑起飞动的舞蹈姿态、夸张的戏曲手势,以及各类非日常的动作。这些动作,与其说是人的不同姿态,不如说是青春诗歌的变体。另一原因是,闫平希望自己的心理始终保持在“冻龄状态”,而在创作与生活中,她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就单纯、乐观、诗性、天真而言,还没有哪一位同龄艺术家比她保持得更好。我还注意到,“诗性的人”具有底层特色。虽然闫平以油画的自由书写为理由,刻意地忽略掉了画面人物的社会身份,但是在有限的辨识中,依旧可以确定她们的社会角色:民间戏曲人、都市青年、游手好闲者、小知识分子、蚁族、江湖儿女……。从精神状态上考察,“诗性的人”可被称之为“最纯粹的人”:她们既是脱意识形化的人,又是失去历史记忆的人;既是不善于世故的人,又是畏惧于社会流行观念的人。内心自由的天性、欲望与冲动、潜意识、白日梦、自我解放的本能、对诗性天生的迷恋,凡此种种,才是他们的精神源泉与行为依据。围绕着这些本真心性所展开的情感,犹如诗歌般的纯粹。无论与某种信仰所导致的情感相比,还是与世俗的日常情感相比,它都是更单纯、更透明,也更为可贵的情感——它是意识到个体生命价值、爱、人性,并将激情、忧郁、快乐、怜悯、失落以及对远方的幻想紧紧拥抱为一体的情感。因其纤尘不深,所以它们只能被安顿在幻境而非现实中。

《小花旦》60×50cm 2018年

1234...全文 7 下一页
关键词:闫平,油画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