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穹窿之下 受命于天——论昆仑、天山与天命的文化一致性

穹窿之下 受命于天——论昆仑、天山与天命的文化一致性
2021-06-15 17:31:1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昆仑是“帝之下都”,“百神所在”,是“天下之中”。文献记载的古代中国许多先祖、先王,如伏羲、炎帝、黄帝、嫘祖、帝尧、帝舜、大禹等多与昆仑有关。最早记录“昆仑”一词的是先秦典籍,以后历代对昆仑的关注就一直是人文热点。但历代典籍所反映的“昆仑”语源与词语含义均无确切无疑的一致性答案,唯一明确的是“昆仑”乃一个伟大的地理名词和一个极为重要的符号性文化名词。

这样的“昆仑”,在早期中国散布于华夏大地各处,后来逐步向西部集中,逐渐成为西域大山的泛称。先秦人认为,昆仑是天下最高的一座山,位于中国的西部,是黄河发源的地方。

天山山脉东西长两千五百多公里,无论是中亚的西天山还是中国境内的天山主体,都只有一个名字——“天山”。更多的时候使用的是其汉语译音,这一点非常明确地表明“天山”名称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产物。苏联学者H.M.休金娜认为:“从远古以来就确定下来的名称也无可争辩地证明,中国人是这些大山系的首先发现者。”梳理分析文献资料,我们发现“昆仑”“天山”名称的核心意涵是天和天崇拜,“昆仑”与“天山”的名称很可能受到早期中国天命观思想的影响。

一、“昆仑”的含义

关于“昆仑”一词的含义,学界观点颇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逐一列举说明了,仅就笔者认同和关注的观点作一简述。朱芳圃先生认为,“昆仑”即“穹窿”的转音。故以高言之,谓之“天山”;以形言之,谓之“昆仑”。吕微先生认为,“昆仑”是旋转的“圆”,即“天”,因而昆仑山也可以是天山。“昆仑”的本意是圆,因此汉语里面凡是圆的东西,多半可以“昆仑”名之,比如天。扬雄《太玄经》云:“昆仑者,天象之大。”《集韵》:“昆仑天形。”古人称天为“穹窿”,“昆仑”乃“穹窿”音。《太玄经》又云:“天穹窿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天为苍色,又称“苍穹”。《尔雅》释天:“穹苍,苍天也。”郭璞注:“天形穹窿,其色苍苍,因名云。”邢疏引李巡曰:“古时人质,仰视天形穹窿而高,其色苍苍然,故曰穹苍。”昆仑是天形,穹窿也是天形,天形圆,故名。至此可以明确,古代“昆仑”有着十分明确的天的含义。

“天”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并不是一个抽象词,而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有关“天圆地方”“天似穹庐”之类的认识和想象出现得很早。即天就像一个巨大的圆形存在物,覆盖在地上,一切都在这一空间之内。从高度上看,万物处于天的下方;从广度上看,整个世界都被天所笼罩。“天”指的不只是大自然的天,它实际上是包括了自然、民众、社会、祖先、世间万物的一种会聚,代表最高的正义和权威。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只有一个天下的认识,也导致“天下一家”观念的出现。因而昆仑也就直接与古代中国的国土和主权关联。

穹窿又可能与穹庐直接关联,因为二者皆为圆形。穹庐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人群使用的圆形毡帐,起源与广泛使用应该在青铜时代,文献记载的使用者以我国匈奴为最早。《史记·匈奴列传》:“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汉书音义》:“穹庐,旃帐。”《汉书·匈奴传》:“穹庐,帐也,其形穹窿,故曰穹庐。”《盐铁论·备胡》:“无坛宇之居,男女之别,以广野为闾里,以穹庐为家室。”穹庐应该模拟天形,具有早期宇宙观或哲学观念的色彩,其名称、含义均应该与昆仑、穹窿关联,表达天崇拜的文化意涵。阿尔泰语系两大语族诸语言中关于天、日之词多用Kun(昆)作为基础词或词根,比如突厥语族各语言中“日”均为Kun,锡伯语与满语则是Kundurum。从目前资料来看,上述“昆仑”之类的词语应该来自阿尔泰语系远古语词,而匈奴的“穹庐”一名应该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经普遍使用。

归纳而言,正因为“昆仑”是天的意思,又用来命名西域的大山脉,所以可以说先秦文献所记载的三千年前的昆仑,应该泛指西域大山(包括今天新疆的昆仑山与天山),个中缘由是由中国早期天崇拜文化和天命观决定的。

(一)昆仑与西域

中国历史上两千一百多年前的汉武帝,钦定昆仑山为西域南山。《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这段记载的意思是,以张骞为代表的汉使出使西域还有寻找黄河源头的任务,汉使发现黄河源出于于阗大山,而且山中多玉石。他们采玉回来汇报,汉武帝根据上古地图和文字记载资料命名西域于阗出玉的山为“昆仑”。

根据上古文献记载的神话象征,理解“汉使穷河源”,昆仑山必须成为黄河河源,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这其实是长期困扰中国历史地理学学者的一个问题。“河出昆仑”其实并非现代科学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而是古代中国的人文(神话)地理观念,即说象征母亲之河的黄河本是源出于帝之下都昆仑。“河出昆仑”换句话说,也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为昆仑,上古中国宇宙观与神话中的天也是母体的表象,是万物的本源,天地(宇宙)开辟的原型亦是女性的生育。因此,作为河源所出,作为通天之山的昆仑,不过是指孕育我们人类和万物的母体或母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黄河之水天上来”或为“黄河之水昆仑来”“黄河之水天山来”,甚至可以说“黄河之水西域来”。

此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这进一步把整个西域南山和葱岭(帕米尔)定为昆仑,强调这里是黄河源头。这样的观点随即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正统学说,直至晚清。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由国家出面确定昆仑山地理位置的举措,包含了四个方面的要点内容:昆仑在西域,是西域南山(关联葱岭、喀喇昆仑);昆仑与黄河源头直接关联;昆仑和玉石原料直接关联;昆仑所在就是中国天下所至。这是西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国家主权方面的政治、文化意义与影响。

可以说,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创举,但是绝非汉代张骞凿空之后中国人对亚欧大陆各个主要文明区域重要性的新认识,而是在先秦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西域乃至西域南山之重要性。背景是亚欧大陆这块世界最大的地理板块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策源地,而西域以及昆仑山是上古世界各大文明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与关键区域。

黄河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化和王朝国脉的象征,她与中国文化中象征昆仑的关系为一体。也就是说昆仑在哪里,黄河河源就必须在哪里,这是古代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正确与文化正确道统。秦汉以降,寻找黄河源头并加以祭祀,便成为皇权天授、天子正统性的直接体现,为国之大事。

自两千一百多年前的汉武帝起,历代王朝都把黄河源头认定为目前起源于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山麓,流经塔克拉玛干全境的塔里木河诸支流。晚清新疆省的出现与保有也应该是几千年来中国与昆仑、河源有关的统治哲学的现实反映。左宗棠率军平定新疆,在海防塞防的国防理念之外,其实还有着中国历代王朝统治哲学天命观念方面根深蒂固的考虑,那就是保住昆仑、河源、天山,就等于保住国脉和维护清王朝皇权天授的道义,进而保清王朝的万世基业。收复西域、设立新疆省后,随之开展的最后一次罗布泊地区河源考察也是证据之一。这样说来,西域的南山(昆仑)、葱岭(帕米尔)、于阗河(玉河:白玉河、墨玉河)、葱岭河(叶尔羌河)等山河与中国古代的国家主权有着至关重要的政治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国脉之所系”。

《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登昆仑,拜谒山上的黄帝之宫,为丰隆(雷神)墓封土,并举行祭祀昆仑山的仪式。类似的记载也多见于《山海经》,那时的“昆仑”已经泛指西域大山。《穆天子传》《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代。秦穆公平定西戎,西戎大部进入西域,并且经昆仑山、天山、帕米尔西迁。此类文献是中国上古时期昆仑文化的真实记录,同时很可能主要依据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周穆王西巡昆仑的早期历史记载与秦穆公平定西戎所掌握的西域情况,一定程度证明了古代西域山河的重要性。如上所述,汉武帝正式把文化昆仑、神话昆仑、地理昆仑落实为真实的地理学山脉,并将黄河源头定于此。

除此之外,还有特殊的国家政治需要。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是:联合西域诸地方政权抗击匈奴;断绝匈奴对西域这个昆仑、河源所在之地和沟通东西方科技、物流的丝路大商道的利用。这就是史说的“断匈奴右臂”。所谓的“断匈奴右臂”,其实就是控制以昆仑为代表的西域大商道,断绝匈奴通过西域获得亚欧大陆其他文明区域的军事技术、物资、财富补给。这也足见西域之于中国的重要性。

昆仑所在即天下所至,而黄河起源于昆仑山,中原、西域同饮黄河水,天下一家。这既是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理念,也是国家的实际政治需要和真实地理情况。再者,随着西域南山被确定为昆仑,玉出昆仑也成为国家认定昆仑的要素。

(二)昆仑与玉文化

从远古至今,玉文化传统中的文化密码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衍变。玉从最初的沟通天地之媒介,发展成为社会秩序与等级的标志,再进一步转化成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不仅为人们所接受,而且还因为它与过去的联系而被推崇。

玉器在我国的使用不少于九千年,一直被视为沟通天人的神物。而出自昆仑山的和田玉作为古代中国最好的玉料,其品质具有唯一性地位,是历代公认的“真玉”,已有数千年使用历史。考古证明,距今四千年左右齐家文化大量使用和田玉,另外不晚于商中晚期,来自昆仑山北麓的和田玉就已经被中原王朝大量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的殷墟妇好墓755件玉器中大部分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以后,儒家以和田玉比德,和田玉因而被赋予许多文化精神,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宽厚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品德,“瑕不掩玉”的清正气魄,“锐廉不挠”的进取精神等都与和田玉的物理特性直接关联。因而,昆仑山和田玉在中国历史上并非仅仅被当作一种矿产资源看待,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田玉作为中国历代王朝确认的国玉,随着汉武帝钦定西域南山为昆仑,其重要性也被提升到更高的国家治理政治高度和国家认同的文化维度。

二、天山的文化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昆仑,天山,天命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