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时尚娱乐 > 娱乐资讯 > 正文

著名作家李富胜的《年味往事》,充满纯正浓烈的年的味道

著名作家李富胜的《年味往事》,充满纯正浓烈的年的味道
2021-02-26 16:04:3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春节是国人的重大节日,俗称“过大年”,每逢佳节,人们都满满愉悦,喜气洋洋,无论男女老少,都以最饱满的炽热情怀,欢度自己的节日。春节是中国人最喜庆欢乐美满的节日,吃好饭,穿新衣,唱大戏,走亲串友,拜年道安,成了“年味十足”的主色格调,所有的“美好”和“祈福”都融入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中,人们在欢快中品享着“年味”的美好。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年味”,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每每忆起,细细品味,“年味”的感觉却是迥异不同的,尤其是小时候,在那个特殊的物质匮乏的时期,生活的艰难,让“年的味道”乐中有苦,苦中有涩,涩中有味,回味无穷。

小时候每逢过年,常听母亲念叨一句话,“好过的日子,难过的年”。每临年关,我们兄弟几个都在渴望中期盼着“过年”,吃好饭,穿新衣是我们热切的向往。母亲总为此做着细心的打算和安排,父亲的工资和生产队挣工分得到的收入,是我们家的经济来源,母亲总是掂量着,既要合理打算好平日的生活,又要留出相应余地用于“过年”所需。打年初开始,母亲就开始精打细算,常常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所以母亲对年关难过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过年要吃胶东有名的“大枣饽饽”,这是打老辈子传承下来的,家里再穷,也要蒸一定数量的“大枣饽饽”,不但是人要食用,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敬天地和先人的供品。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整,父亲便在院子中央摆上桌子,把大枣饽饽放好,四个一组,一共三组,再点上香炷,以示敬天地。父亲点燃粗糙的黄纸,我们兄弟几个便跪下来磕头,父亲嘴里念念有词,到底念的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这叫做“大年三十发纸”,特别有仪式感。过年必须敬先人,要在已逝长辈牌位前摆上大枣饽饽等供品,初一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为他们上香磕头,这是老辈子传承下来的规矩。为了过年能蒸上饽饽,打夏收麦子归仓开始,母亲就精心挑选最好的小麦存好,以备过年用。“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节”,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张罗过年了,这期间,家家户户热气腾腾的,蒸饽饽,做豆腐,下粉条,杀鸡鸭等等,忙得不亦乐乎,人们把平日积攒下来的一切物品,毫无保留地,都搬出来用在过年上。

2.jpg

“推年磨”,是那个时代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过年前的必修劳动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机械化水平低,把小麦变成“面粉”必须靠人工推磨来完成。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那时我在小学五年级或刚上初中时,每逢放寒假,第一件事就是和三哥一起“推年磨”,我们要推出来过年蒸饽饽包饺子所需的面粉。我家那盘沉重的石磨,设在院子的西厢房,据母亲讲,那是外祖父生前留下来的,从母亲的老家西山搬到我们家,那时,大哥二哥都已成家另立门户,弟弟还小,我和三哥便担当起推磨的责任。推磨时,母亲在一旁不时地把磨顶上的小麦,用手把推到“磨眼”里,我和三哥则各自把着“磨棍”,推着不断前进,一圈接着一圈转,刚开始转上几圈,就有点发晕,坚持推下来慢慢就适应了。有时我们俩手里拿着课本,一边推磨一边看书,母亲看到我们俩这样子,总会乐呵呵地说:“好小子,真不赖啊,你们俩推磨看课本,手脚不闲着啊”,母子三人便哈哈大笑起来。母亲来回拉动面箩,把磨出的面粉反复筛落,最终把头遍面、二遍面和麦麸皮依次分类放好,以备过年用。我们兄弟二人和母亲一起磨面,有时晚上还要加班,点上油灯忙活到深更半夜,为了调整我俩的疲劳情绪,母亲常常会给我们讲一些狐仙鬼怪的故事,有时会唱一些民间歌谣,诸如“小孩睡,盖花被,花被底下个大刺猬,咬的小孩没法睡”,还有什么“小放牛”等,我们俩听得津津有味,疲惫一扫而光。“推年磨”,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更是一种磨砺,锻炼了坚韧的意志,修练了人性定力,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母子间纯真朴实的情感交融,那些虽苦却欢乐的美好时光,成为少年时代最温馨炽热的记忆,是那样甜美幸福!那个时代的那一刻,总感觉是那样短暂,那短暂的时刻,却是最纯正浓烈的年的味道!

关键词:李富胜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