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李想集锦】(70)| 浙江经济主力军何以由民营企业变为国有企业

【李想集锦】(70)| 浙江经济主力军何以由民营企业变为国有企业
2022-04-30 19:44:0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有朋友向我转来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国企会议上的讲话,显赫的标题把我吸引住了。国企是主力军,这个词在很多地方很多人都讲了,然而,在民营经济大省,从浙江省委书记嘴里说出来,给人就是另外一种感觉,你不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嘛,怎么国企又成为主力军了。


我查了一下,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代省长王浩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2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6.3%,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9%,民营经济创造税收占全省税收收入的73.9%,按2020年末常住人口6456万人计,8个浙江人里就有1个老板。这里,明确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以前,浙江国有企业基础薄弱,在全国各省份中,国家对浙江的投入相对较少;改革开放后,浙江民营经济又一飞冲天,成为浙江最靓的“金名片”。相较之下,浙江的国资国企,在人们的印象里存在感似乎不那么强。2021年浙江省市两级国资监管企业营业收入2.2万亿元、利润总额974亿元。比较而言,并不算高。浙江给人印象是不大重视国有企业的,或者他们并不在乎国有企业,这种印象也是长期形成的。

浙江省委书记的讲话用5000字来讲国有企业,还是不多见的。更难得的是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变了。

怎么国有企业一下子变成浙江的主力军了?

我见到了袁家军另外两个词,一下子解开了谜底。一个词是“现代化先行”,一句话是“共同富裕示范”。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大背景下,是使命决定地位、决定功能,也决定浙江必须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带动力作用。离开国有企业,看来还是不行的。

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共同富裕中“共同”两个字,社会主义的“社会”两个字,决定国有企业主力军。虽然民营企业家在他的村庄周围架桥铺路,也发挥一定社会作用,但是在全省范围内,大的工程还得靠国有企业。浙江全省的高速公路、铁路、重要的跨区域轨道交通和综合交通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在浙江,不管是为世人所惊叹的舟山、乐清湾、舟岱等世界级跨海大桥,还是为山区26县建造的高速公路、衢丽铁路等“共富路”,基本上都是省交通集团在统筹承担。实现共同富裕是宏大战略,是重大政治责任、重大经济战略和深刻社会变革,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方向。国有企业特殊性质和功能定位,决定了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浙江省的变化使得我们对这个问题,对国有企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有新的思考。其他地方讲了,已经没有感觉了,而浙江能讲这个话,给我们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袁家军书记的这篇讲话,首先是一个定义,一种清醒地认识,使得我们对国有企业一个重新的理解。这篇文章分成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学习习近平关于国企的讲话,一个部分是国资国企工作成效,一个部分是七个着力点,很多事情还得靠国企。这七个方面有一些是民企不愿意干的,不能干的,是他不想干的问题。现在浙江确实是先走了一步,到了这个阶段就会必然要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功能、作用和当前做什么的问题。

后面的七条是讲国有企业做什么的。浙江人很聪明,用标准的话说,叫使命决定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必须要做的事情,哪些事需要国有企业来做,他们很清楚。具体要实现的“三个重塑”,首先是功能重塑,推动国企的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撑保障功能向全方位高水平服务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的功能来跃升,这是他们特别重视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他的概括就很令人振奋。刚开始我看到“控制力、影响力与带动力”,心情为之一振,觉得是个新提法。我想浙江书记胆也挺大的。我们现在通常讲的“三做五力”,“五力”是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防风险能力。怎么又出来个“三力”呢?定心一想,后面也看到了“五力”表示,知道不是代替,而是另一角度。这个写作是很有技巧的,不是说讲了“三力”不讲“五力”,而是这里讲了“五力”,又讲了“三力”。细想一下,“五力”是讲企业自身的事情,三力是讲政府的事情,站位是不一样。对于政府来讲,要更多讲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原来,这是习近平同志讲的,这样就使我对袁家军的讲话有了更深理解,它实际上是个“两力论”,上半段是讲的主力军,下半段是讲的是带动力。

七个方面的着眼点实际上都讲到带动力,尤其是国企和民企的关系,这种带动力体现在哪里?袁家军专门讲到产业链和链主的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三四年前,刘鹤就强调了链条带动的问题,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问题,而并不是简单的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法,把大家的产权都弄过来,而是通过产业链的方法把大家组织起来。我前些天调查的山东水发集团牡丹国企交易中心,就是用产业链的方法把大家都组织起来,国企发挥这个作用,比把民企混合到国企内部更好。这个思想,强调的并不多,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还是要多强调。

在以往文件解读时,我已经多次强调新型产业链的问题,浙江的民营企业那么发达,国企怎么当好链条,当好产业链带动力的问题,恐怕是当前特别强调的。

这里面还有一段话也是引人注意的,就是“浙江模式”。“浙江模式”实际上是投资经营公司的模式。这一阶段,投资经营公司好像是在国企改革中被被划掉了的感觉,不大提了,甚至有没有这件事的感觉。组建成立于2017年的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为全国首批“两类公司”试点企业,在授权经营机制、打造基金群、拓展两类公司融资渠道等方面,“浙江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我看过山西的投资经营公司,河南的投资经营公司,都是很有效果的。现在,“浙江模式”也强调了这个问题,我看,你不管讲不讲,事实上可能是有好处的改革。为什么这么多省都强调?因为投资经营公司关键是管资本,也可能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得比较好的。

当然了,政府的权力小了,投资经营公司的权力大了,国资委不一定愿意。前几年一直讲三层框架的问题,后来也不提了,为什么不提?不知道,没有人解释。山西、河南、浙江投资经营公司都做得不错,但是,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认可和推广,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思考。由将来的上面文件做结论吧。

当然,浙江还有一个特点,是数字赋能的问题。数字化浙江的基础最好,而且很重视,他的讲话有新意的做法就是这一段,他们提出加快推进国企数字治理,加快打造国资监管大脑,打造上线“监督一屏掌控、管控一贯到底、数据一键获取、预警一有即出”的监管大脑,这些话听起来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对各个省都是有些启发的,浙江确实走在前面。

浙江国企本身也还是不错的。从2020年开始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截至目前,浙江56项任务完成率95.8%,预计6月底前率先基本完成。浙江将区域综改,视为加快解决国资国企发展深层次问题、激发国企做强做优内生动力的突破性抓手。这次杭州区域综改,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八方面,提出30大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其中,有36条属于创新突破。

此次会议上,省委书记强调国资国企要在共富探路上展现更大作为,事实上,浙江的国资国企,已经在路上了。浙江的国企发展肯定会做得很好,因为浙江人聪明。李锦

下面转摘浙江省委书记国企讲话

民营经济大省省委书记也强调国有企业是主力军——推荐浙江省委书记5000字在国企调研座谈时的讲话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展现国企更大担当作为——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4月1日在国企调研座谈时的讲话(摘录)

国有企业是主力军。新阶段新形势下,国资国企地位日益重要、使命更加光荣。特别是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国企发展打开了新天地,数字化改革赋能国企发展新空间。全省国有企业要再接再厉再上台阶,为全局大局多作贡献。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把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纳入“八八战略”,并分别在2004年、2007年主持召开省属企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大国企改革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省属国有企业、搞好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国企改革发展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办什么样的国企、怎样办好国企以及国有企业要不要加强党的建设、怎样加强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国资国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深刻理解把握国企的重要地位作用,坚定做大做强做优的信心决心;深刻理解把握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活力效率;深刻理解把握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持续提升发展质效;深刻理解把握国资监管的重点任务,全面增强监管的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深刻理解把握全面加强国企党建的极端重要性,全力夯实国企发展的根基。

充分肯定国资国企工作成效

总体看,全省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努力承担好责任、发挥好功能、发展好企业,保持了国有经济平稳增长态势,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企实力不断壮大。省国资委监管省属企业资产总额1.87万亿元、净资产6939亿元,同比增长17.1%、14.2%;2021年营收1.59万亿元、利润524亿元,增长39.4%、17.4%;在2021年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实现较快增长,取得了优异成绩。目前国资委管理的有“千亿级”企业6家,中国500强6家,世界500强2家。今年1—2月,也保持了良好态势。

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国企改革“1+6”行动、三年行动、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国企公司制改制、混改试点、员工持股试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浙江模式”日渐成型。

国企转型持续加快。国有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国有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属“僵尸企业”出清,遗留问题加快解决,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在超低排放、基建施工、氟化工等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国企担当赢得加分。国企承担了大量的基本民生保供任务。率先开展国资国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参与全省“消薄”行动,省属企业与省内85个村结对,梳理支持山区26县发展项目200余个,划转国企股权充实社保基金。面对疫情,国企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等方面勇挑重担。

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格局加快构建。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基本实现统一监管,建成全省国有资产交易数字化平台“浙交汇”,实现省市两级国有资产交易全面贯通和信息披露等“六统一”。探索分类监管、“一企一策”分类考核。深化国资投资运营试点,国资运营“浙江模式”获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

国企党的建设得到加强。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现国企党建管理全覆盖。将24家省属企业、59家中央所属在浙企业党组织全部纳入省国资委党委统一管理。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完善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持续夯实国有企业党建基层基础,持续推进清廉国企建设。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国资国企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明确新阶段国资国企发展的目标任务

关键词:李锦,国企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