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这就是山东·淄博|转型中新老共生的辩证法

这就是山东·淄博|转型中新老共生的辩证法
2022-08-19 16:55:0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转型升级,浩浩大势。成事者,往往都能顺大势而又能于风起水涌之间保持自己的节奏。

淄博转型,成效初显。2021年,全市“十强”产业增加值1527.8亿元,增速23.46%,居全省首位;“四新”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5.9%,居全省首位。今年一季度,淄博“十强”产业增加值419.5亿元,增速15.3%,列全省第2位。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1年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的10个城市,淄博位列其一。

淄博之变踏准了怎样的节奏?从细节中可以窥知一二。

临淄区齐都镇街城里65号大院内,始建于清代的临淄县衙大堂巍然屹立,引来游客参观。不过当地人大都习惯称这里为纺织厂大院,院里的几间厂房曾是当地纺织厂的生产车间。今天,院里新建起现代化的厂房,一条协作机器人产业链正在这里拓展延伸——除了机器人组装生产,机器人关节中的编码器、谐波减速器两个核心部件都能在这里实现配套。

老而常新,老中生新,新老共存,一座院子成为淄博这座老城转型升级的众多切面之一。

老城升级,自有老城的解法。淄博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受现代工业文明影响超过百年的城市,曾诞生过亚洲最大的电解铝企业山东铝厂,全国年处理原油量最大的炼油厂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以及新华制药等一批老字号国有企业。

百年产业发展历史既赋予了这里硬核的工业气质,但同时也难以避免的强化着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和惯性。因此淄博转型升级可谓自带“附加难度”——老工业基地面对的不是白纸一张,而要在庞大繁杂的既有图纸中寻找向上的通路。

没有大刀阔斧推倒重建、另起炉灶,也不是小修小补、添枝加叶,淄博选择了一条对现有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系统改造和全面优化的路子。行动看似温和,但目标锐意十足——通过优存量推动传统产业弯道超车,扩增量新兴产业换道超车。

超车不是一蹴而就。淄博认识到,在当前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传统工业仍然是自己的饭碗,不能新饭碗没拿到手,老饭碗先砸了。为此,淄博启动传统产业技改三年行动,对化工、机械、建材、纺织、医药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优化技术工艺、产品体系、产品质量、产业链条和经济效益。

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不少有借鉴意义的创新做法。比如全国首创的“技改专项贷”扶持政策,通过政府性担保公司零费率全额担保、财政资金分档贴息等手段,以较低融资成本带动企业参与技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贷款27.64亿元,拉动技改投资277.67亿元,达到了“10倍放大镜”的效果。

基于传统优势发展壮大的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承载着淄博新兴产业弯道超车的热望,如今已进入结果期。7月31日,在齐鲁工业园中国化学天辰齐翔院内,我国首台套丁二烯法己二腈系列新材料项目一期关键装置顺利打通全流程。作为生产尼龙66的关键原料,己二腈的量产将破解我国高端聚酰胺产业发展的瓶颈,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利润超20亿元。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传统产业衰退后会给留下巨大的产业空洞,将城市拖拽入衰败的深渊。老工业城市要跳出周期律,要前瞻性培育新产业,以实现多元化,增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淄博,转型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