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市坚持全环境立德树人,统筹校内和校外育人资源,健全研学教育推进机制,搭建研学教育实践平台,提升研学实践育人质量,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健康发展。5月8日-9日,潍坊市全环境立德树人暨研学实践教育推进会顺利召开,不仅是区域教育改革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新时代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建构的战略升级。
一直以来,潍坊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将其作为落实五育并举、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育人渠道,推动育人方式转变,着力提升育人质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和研学名城。
课程建起来,打造行走的“活课堂”
潍坊寿光市以研学实践为载体,将思政教育融入田间地头、文化场馆、科技园区等真实场景,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通过整合本土资源,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有机统一,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家国情怀、传承创新精神,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立德铸魂”。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是潍坊研学实践课程建设的一个缩影。潍坊市注重系统开发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了首批风筝家族之旅、地质博览之旅、农业文明之旅、渤海走廊之旅、廉洁传统之旅、红色文化之旅等6大主题特色研学实践课程,打造“美丽的流动课堂”。
潍坊市在加强市级研学课程研发的基础上,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建成了涵盖周边研学、科学探究、关爱生命、素质拓展等30多个领域的近600门综合实践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像《溯炭矿渊源解乌金之秘——坊子炭矿遗址文化园研学》《探秘古城非遗匠心传承技艺——古城青州非遗之行》《丝路绸语文脉传承——探寻柳疃丝绸魅力》等等,都是各县市区结合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打造的优秀研学实践课程。2024年9月,《山东省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指南》正式印发,潍坊市《览家乡壮美河山探自然奇妙奥秘——昌乐远古火山口、临朐淌水崖水库主题研学》等小初高三个学段研学实践课程案例作为示例在全省推介。
资源建起来,打造校外的“育人场”
潍坊昌邑市编制了《研学实践资源图谱》,梳理特色资源110余处,发布“乡村振兴昌盛古邑”研学游径,串联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等核心点位,形成“红色基因传承”“蓝色海洋探索”“绿色生态体验”“金色丝绸记忆”“青色智慧农业”等五色研学主题集群。
按照“先行一步,深化一层,连成一片”的思路,潍坊市已建成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9处,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1处、基地1处,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26处,市级基地97处、营地5处,加速构建“以点带面、全域覆盖”的研学实践资源格局。
潍坊市渤海走廊革命斗争纪念馆、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已入选山东省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重点推介名单。同时,征集全市各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等齐鲁优秀文化育人素材103条,进一步充实研学实践资源,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深切感知家乡历史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机制建起来,打造协同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