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的“健康家电榜”上,海尔海信包揽前二,其中,海信凭借海信小墨E5Q Pro平板电视实现全网“爆火”,在天猫、京东等平台上包揽LED电视品类的第一。除此之外,在冰箱、空调等多个品类上,海信也跻身多个榜单,展现不俗实力。

图源:淘宝官方旗舰店
同样“霸榜”多个榜单的还有青岛啤酒。青岛白啤同时登顶天猫超市“双十一美酒热卖榜”“双十一美酒折扣热卖榜”以及京东的“白啤啤酒热卖榜”;截至“双十一”当日,青岛啤酒黑啤原麦在京东“世涛/泊特啤酒热卖榜上”已经连续登顶4天,品牌的号召力得到了充分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耳熟能详的城市龙头企业之外,还有更多的青岛产品厚积薄发,在这个“双十一”期间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以品质和时间积累起良好的口碑,青食钙奶饼干大礼包上榜淘宝“产地优选饼干热销榜”;凭借过硬的质量和传统的味道,青岛老字号英记楼登上淘宝“高颜值糕点店铺”第6名;以“性能+颜值”收获年轻人的喜爱,雷神的手柄、键盘等多款产品,登上淘宝的热销榜单。
02服务与物流双升级
从2009年至今,“双十一”已步入第17个年头,消费者购物车里的期待,已从价格与质量的基准线,扩展至服务、物流等体验的深度比拼。青岛正通过前端直播创新与后端物流支撑,构建起从线上引流到线下履约的全链路竞争力。

图源:李沧融媒
在李沧区的深广互动基地内,70个直播间同步运转,近200名主播以24小时不间断直播,全面展示产品功能、实时解读“国补”政策;与此同时,即墨区的服装企业直接将直播间设在生产车间,以“源头实景”强化消费者的场景信任与购买意愿。
可以说,这种内容、服务、场景的深度融合,正重塑消费体验,成为青岛电商的差异化优势。
这番火热景象的背后,是城市层面持续数年的系统性布局。自2020年起,青岛接连出台《青岛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产业路径。至2024年底,全市已培育17家直播示范基地,集聚企业超5300家,带动近4万人就业,形成了以即墨服装、西海岸跨境电商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为产业勃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也在通过跨境电商向外延伸。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双十一”期间的跨境包裹量持续攀升,商品在高效通关后密集装船,驶向海外市场。
节点消费期间的电商竞争,终究是合力比拼。换言之,除了在于前端产品和服务吸引,也依赖后端物流的坚实托底。
据山东省邮政管理局数据,去年全省快递业务量约7亿件,增速高出全国2.8个百分点,其中青岛收派包裹量超过2.1亿件。庞大的业务量级下,“快”成为核心诉求与关键能力。

图源:蓝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