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双十一”,你下单了吗?
11月11日,这场由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一批平台共同参与,全年最受瞩目的电商促销活动终于来到了关键节点。
从2009年淘宝商城的一次促销活动,到如今火爆全网的电商盛会,每年的“双十一”既是一次激活消费的机遇,也成为电商变革发展以及消费者购物升级的忠实记录者。
与往年相比,2025年的“双十一”大促呈现出周期长、规则简单、AI嵌入的特征——10月9日,京东、抖音两大平台率先抢跑,刷新了“双十一”持续时间的记录,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消费者有充足的空间进行理性决策;各大平台没有沿用过去盖楼、养猫的“薅羊毛”模式,转而以更直接的满减券叠加国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实惠。AI算法的深度参与下,挑选商品的过程也变得更加“效率”。
种种改变,折射出消费行为正朝着更理性、更注重品质和个性化的方向演变。
在这场更“实在”的超长“双十一”中,消费者们也再次展现出“精打细算”之后的消费实力。
天猫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双十一”预售开始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破亿,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破亿品牌数、成交翻倍品牌数、活跃用户数均超去年同周期。根据互联网大数据服务者星图数据的监测结果,截至10月31日,2025年“双十一”大促全网累计销售额达到10026亿元人民币。

而在这场活动中,青岛正以自己的方式,从多个维度参与这场消费热潮。
作为北方消费重镇,这座城市不仅以一批高质量的“青岛制造”亮相榜单,蓬勃发展的电商和物流实力也再次得到验证。
01“火”遍全网的“青岛制造”
回顾历年“双十一”的数据,能够发现青岛的“参与度”向来很高。
2023年“双十一”期间,青岛市实现网络零售额338亿元,同比增长33.4%,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四。2024年的“双十一”,青岛则凭借335亿元的网络零售额占据山东省第1位的位置。
而在消费者展现购买力的同时,还有更多来自青岛的产品在“双十一”期间登上榜单,凭借新产品、新活动吸引全网消费者,擦亮“青岛制造”的城市名片。

图源:淘宝官方旗舰店
自天猫双11开卖后,海尔系产品实现销售额领先,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冷柜、油烟机等多个品类登上天猫、淘宝等多个平台的热榜榜首。活动期间,海尔还邀请近500位各领域达人参与现场众测,并匹配场景直播,让用户触达产品,建立起对品牌的信赖。

图源:淘宝官方旗舰店
在抖音的“健康家电榜”上,海尔海信包揽前二,其中,海信凭借海信小墨E5Q Pro平板电视实现全网“爆火”,在天猫、京东等平台上包揽LED电视品类的第一。除此之外,在冰箱、空调等多个品类上,海信也跻身多个榜单,展现不俗实力。

图源:淘宝官方旗舰店
同样“霸榜”多个榜单的还有青岛啤酒。青岛白啤同时登顶天猫超市“双十一美酒热卖榜”“双十一美酒折扣热卖榜”以及京东的“白啤啤酒热卖榜”;截至“双十一”当日,青岛啤酒黑啤原麦在京东“世涛/泊特啤酒热卖榜上”已经连续登顶4天,品牌的号召力得到了充分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耳熟能详的城市龙头企业之外,还有更多的青岛产品厚积薄发,在这个“双十一”期间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以品质和时间积累起良好的口碑,青食钙奶饼干大礼包上榜淘宝“产地优选饼干热销榜”;凭借过硬的质量和传统的味道,青岛老字号英记楼登上淘宝“高颜值糕点店铺”第6名;以“性能+颜值”收获年轻人的喜爱,雷神的手柄、键盘等多款产品,登上淘宝的热销榜单。
02服务与物流双升级
从2009年至今,“双十一”已步入第17个年头,消费者购物车里的期待,已从价格与质量的基准线,扩展至服务、物流等体验的深度比拼。青岛正通过前端直播创新与后端物流支撑,构建起从线上引流到线下履约的全链路竞争力。

图源:李沧融媒
在李沧区的深广互动基地内,70个直播间同步运转,近200名主播以24小时不间断直播,全面展示产品功能、实时解读“国补”政策;与此同时,即墨区的服装企业直接将直播间设在生产车间,以“源头实景”强化消费者的场景信任与购买意愿。
可以说,这种内容、服务、场景的深度融合,正重塑消费体验,成为青岛电商的差异化优势。
这番火热景象的背后,是城市层面持续数年的系统性布局。自2020年起,青岛接连出台《青岛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产业路径。至2024年底,全市已培育17家直播示范基地,集聚企业超5300家,带动近4万人就业,形成了以即墨服装、西海岸跨境电商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为产业勃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也在通过跨境电商向外延伸。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双十一”期间的跨境包裹量持续攀升,商品在高效通关后密集装船,驶向海外市场。
节点消费期间的电商竞争,终究是合力比拼。换言之,除了在于前端产品和服务吸引,也依赖后端物流的坚实托底。
据山东省邮政管理局数据,去年全省快递业务量约7亿件,增速高出全国2.8个百分点,其中青岛收派包裹量超过2.1亿件。庞大的业务量级下,“快”成为核心诉求与关键能力。

图源:蓝睛新闻
日前,青岛地铁联合顺丰速运,依托地铁8号线闲时运能,打造了全国首个集跨海直达、无人车接驳与航空多式联运于一体的轨道物流模式。该模式将同城散货运输时间从3小时大幅压缩至约80分钟,效率提升超55%,以精准、稳定的运输能力,为节点消费期间的物流保障树立了新范式。
服务聚拢人气,物流保障时效,青岛电商正持续将节点消费的洪流转化为城市新动能。
03覆盖全城的消费热潮
借力“双十一”,青岛线下与线上消费同频共振,于多元场景中展现强劲动能。
商圈作为线下消费的主阵地,正以多样化促销方式点燃消费热情:
利客来李村购物中心通过会员小程序发放电子消费券,精准触达客群,提升消费意愿;

图源: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
万象城推动诸多知名品牌实现线上线下折扣同步,让消费者无需纠结线上买还是线下挑;
利群西海岸金鼎广场打造的“宠粉折扣节”,不仅推出黄金每克立减120元等重磅福利,还增设“抽奖赢星巴克桌面杯、餐饮卡”“凭购物券免费玩冰场”等体验项目,让购物升级为兼具实惠与乐趣的休闲体验;

青岛京东MALL更是将线下体验做到极致,今年特地开辟智能家居展示区,消费者可现场操作智能家居,直观感受产品功能,带动现场成交量显著提升。
家电领域的国家补贴政策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
今年10月底,青岛将洗碗机、净水器等11类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推动小家电与智能类产品在“双十一”期间迎来销售高峰。据青岛利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受国补政策推动,净水器等产品销售额增长约70%,将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市场增长动力。
“双十一”的消费热潮也延伸至汽车市场。
正值“双十一”,红岛国际车展作为年度收官之作,汇聚了70余个汽车品牌,凭借厂家直补、地方置换补贴
及购车抽奖等多重福利,成功打造了年末购车的黄金窗口。在政策与促销的双重刺激下,市民购车需求得到集中释放,展会现场咨询踊跃,多款热门车型备受青睐。“双十一”的势能有效拉动了青岛车市的强劲增长。
可以看到,这种全域联动的多元消费场景,既让消费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也让实体商业在数字时代找到新的增长路径,更彰显了青岛作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集聚力与辐射力。
“双十一”即将落幕,但随着消费场景的持续丰富与政策支持的精准落地,青岛消费还将持续释放活力,以持续优化的供给和不断“上新”的活动,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文/涛君 来源:回澜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