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强省会时代”来临,济南正式向“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目标迈进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1-01-14 14:11:40

山东对强省会的渴望从未像今日如此强烈,济南与强省会的距离从未像今日如此贴近。

曾有人预言,中国在2020-2025年间将会迎来“强省会时代”,江西、广西、内蒙古等多个省份相继提出“强省会”战略,强如武汉、成都、西安的省会城市亦在“人才大战”中持续发力,旨在提高“人口首位度”。

然而省会竞争还未真正白热化,“合作”的鼓点就已再次敲响。当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强省会”将不再是城市的崛起,而是背负起一座省份的梦想,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十四五”即将揭开面纱,山东再提“强省会战略”,济南正式向“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目标迈进,“跳出济南建设济南”,这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山东的答案。

重塑开放观,“双循环”下的国家势

“济南发展阶段转换和国家发展阶段的升级高度契合,呈现出一系列趋势性、关键性的新特征、新变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国家区域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这样阐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济南发展的“势”。

孙立成表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把济南推到了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最前沿。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更是把济南放在了国家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的战略高度、全局角度、生态维度,来审视、定位和谋划,这是国家给济南提出的最新战略定位、最新战略布局和最新发展目标。

于济南而言,三大国家战略的叠加纵然是时代赋予的机遇,更是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现代化产业体系驱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以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为载体打造要素流通的国际化平台、以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开放”成为了济南的必然选择。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意味着开放更多的产业场景以拥抱新技术,推动济南制造迈向“济南智造”“济南创造”;利用好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这一平台,意味着济南需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内涵、拓宽对外开放外延,吸引更多国际化的创新创业要素在此流通;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意味着向内开放,在提高济南城市能级的同时,不断辐射带动黄河流域的城市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

重塑开放观,济南正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探索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路径与意义。从前“经济外向度不高、资源和市场偏重于国内的短板”正在新的开放观中转化为“深化区域协作、深耕国内市场、更好联通国内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在国内大循环中担当战略节点、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担当战略枢纽,可堪重任的济南渴望“昂起龙头”,不仅在黄河流域,更要成为山东的“龙头”。

图片来源:摄图网

探路一体化,“昂起龙头”的山东局

2月,山东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的发布,揭开了2020的序幕,也正式打开了山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以同城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实施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无论是省会经济圈还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无一不要求济南的规划建设需要“跳出济南看济南”,站在更高层级中谋划未来。

从国内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标志着相对成熟的中国城市群已经出现。

而根据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分析,“城市群整体实力比较强,但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够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这是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

在这一背景下,省会经济圈与山东半岛城市群承载着山东实现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荣光与梦想,更成为中国北方在“双循环”新格局中“奋起直追”的新增长极。

探路一体化,回顾“十三五”,济南莱芜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在优化山东发展格局、拓展省会发展空间、让济南站上更高更大发展平台的同时,也成为济南、山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有力基石。

首次提出“率先在济泰同城化、济淄同城化和济南齐河全面融合等方面实现突破,推动建立济南都市圈市际联席会议制度”,济南在探路一体化中不断发力。

省会经济圈7市如今已实现企业开办全域通办;省会经济圈科创联盟的组建,让7市实现了创新券互通互兑;济南、聊城、泰安、淄博等地城际公交相继开通,省会经济圈公交“一卡通”发行使用;济南市公园通游年票向省会经济圈其他6市和济宁、菏泽市民开放销售,发行“济泰同城·畅游泰山”优惠年卡,济泰市民可享受同城待遇。

面向黄河流域,拥河而兴、跨入“黄河时代”的新济南以城市群为依托,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与辐射力,在为打造沿黄现代产业大走廊、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贡献出“济南力”的同时,也重新定义了高质量发展的济南路径。。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定义高质量,“五指成拳”的济南力

日前,《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制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中共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提出了到2035年济南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远景目标(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

与之相契合的,是在“十四五”期间,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基本建成。

“五个济南”如同五条高质量发展线,构成了济南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实现新跨越的合力。

回顾“十三五”,济南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产业能级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据济南市官方数据,“十三五”期间,济南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50%,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60%;人才要素加速汇聚,近3年济南市户籍人口每年净增10万人以上,在2019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居第8位;人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高,济南在今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凝望“十四五”,济南再次以“科创济南”为核,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建议》聚焦创新驱动发展,以全面塑造强省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目的,从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人才强市、营造优良创新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把济南建设成为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

此外,打造“五个济南”,《建议》还在高端智造、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医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赋能、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实践路径,也描绘出了济南“五指成拳”、释放发展活力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省会经济的龙头正加速扬起,经济总量即将迈上新的重要台阶,这在济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常住人口即将突破一千万,为我们融入国内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和势能;辖区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有效拓展了济南发展腹地,济南正逐步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孙立成表示。

加快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点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坚持区域协同发展的主旋律,更新了对内对外开放同等重要的开放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提出了山东昂起龙头、擎动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三大国家战略的叠加,意味着济南“五指成拳”、以科创、智造、文化、生态、康养等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告别“十三五”,面向“十四五”,即将迈入“强省会时代”的山东与济南,或将作为黄河流域崛起的新增长极,在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通过济南、山东“流向黄河”的同时,担当起黄河流域乃至中国北方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任。(王丹青

  责任编辑:林立刚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