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这就是山东·泰安丨打造生态优先样板,绘就最美发展“底色”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1-11-04 14:33:28

“近岭重峦铺碧毯,千丛万树挂红蘧。”深秋时节的泰安,犹如一个巨大的调色盘,层林尽染、秋色斑斓。橙黄橘绿的时节里,大自然用秋天的画笔勾勒出浓墨重彩,远山近水、风轻云淡,绚烂又恬静……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泰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画卷呈现在眼前。 

湖光山色换新貌

生态保护为民守住好风景

虽然是深秋季节,鸟类摄影爱好者依然在东平湖拍到了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

曲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高晓冬介绍,青头潜鸭喜欢栖息在芦苇蒲草茂密的湖泊中,对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今年在东平湖越冬期可观察数量已达300只以上,并且一年四季都能观察到。

  沿湖西岸而行,在路边一家东平湖特产超市门口,超市老板王梁正忙着卸货。王梁是东平县银山镇卧牛山村村民,是个靠水吃水的“渔三代”。他告诉记者,之前村民们抢占湖面,用网箱网围养鱼,湖面上竿连着竿、网连着网,他们家有300多个网箱,是全村的大户,鱼饲料一车车地往湖里倒,看不清湖水的颜色,污染严重,自从禁止在湖里养鱼,王梁拆了网箱,开了超市。“这两年东平湖的环境好了,游客多了,特产卖得也多了,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光红心鸭蛋就卖了5000多桶,山清水秀日子富,我更喜欢现在的生活。”王梁说。

东平县作为沿黄县份,黄河穿境36公里,境内东平湖是国家南水北调调蓄枢纽和京杭运河复航战略枢纽,是黄河下游唯一的蓄滞洪区,对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义重大。近年来,东平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东平湖水质稳定达标”这一核心任务,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绿色发展”战略,扎实开展东平湖综合整治“九大攻坚行动”,统筹实施投资32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东平湖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新增各类湿地2.6万亩,矿山生态修复8600亩,建设84公里生态防护林、生态隔离带;统筹实施黄河滩区迁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避险解困“三大工程”,新建29个社区,9.2万名群众搬离黄河滩、告别水上漂、挪出穷山沟;同步推进新型社区、产业园区“两区共建”,确保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大力发展文旅康养、水产养殖、临港经济等生态产业,让沿黄沿湖群众特别是“洗脚上岸”的渔民吃上了“生态饭”,也让东平人民守住了好风景,过上了好日子。

为继续做好东平湖生态保护工作,省里专门出台了《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和《山东省东平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通过补齐东平湖生态保护工作短板,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如今,漫步在东平湖滨湖大道上,一边是碧水映蓝天的湖面,一边是四季花开见绿的防护林景观,令人心旷神怡。

河道惊艳“蝶变”

描绘现代城市治水新画卷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白鹭成群……秋日的泮河河畔,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沿岸的健身步道上,市民悠闲漫步,河中白鹭嬉戏,时而展翅飞翔,时而低头觅食,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泮河作为泰安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泰安市整体水网的构成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具有泄洪和景观功能。泮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工程西起长城路,东至青兰高速。现阶段主要实施一期工程,对长城路至青年路段河道进行清淤,实施部分拓宽、截污、驳岸工程,并进行蓄水、构筑物及管线迁移改造等;青年路至青兰高速段进行河道清淤,并局部拓宽,建设临时截污管道。

截至目前,泮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清淤22.2万立方米,河道拓宽土方开挖161万立方米,驳岸石笼网铺设5.3公里,六角砖铺设5.3公里,路缘石铺设10.3公里,截污管网4.2公里全部完成。其中,1#坝已建成蓄水;2#坝主体完成工程量的100%;尾水管道6.3公里全部完成,一、二污泵站基本完成,开始供水试运行。
  通过清淤、截污、生态驳岸等多种措施,泮河水环境已“脱胎换骨”,水质进一步改善,河道行洪能力进一步提高。此外,工程还建设了第一污水处理厂配套湿地和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湿地,增加了河流与植被的接触面,减缓河流流速,提高污染物沉淀,通过水生植物对水域进行过滤、净化,构建起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泮河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河道的惊艳“变脸”同样在梳洗河上演着。梳洗河是泰安老城区主要干流,作为泰城9条廊道之一,发源于泰山,流经泰安市中心城区,南部流入泰安“绿肺”三河生态湿地公园。梳洗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清淤、截污、引水蓄水、生态绿化、污水管网敷设等进行生态修复,同时,打造灵溪湾和双龙湾两处城市湿地公园。截至目前,工程燃气、电力管线迁改全部完成,共开挖土方121万立方米、清淤15.6万立方米,修建生态驳岸、挡墙9300米,敷设截污管道22公里,求是桥、行知桥等6座桥梁均完成主体工程,灵溪湾和双龙湾基本成型。
  河流是城中流动的风景,河道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为了提升水质,优化生态环境,近年来,泰安不断加强城市河道整治,对泰城河流进行生态修复,解决河流的污染问题,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目前,共完成河道内土石方开挖600余万方、清淤68万方、敷设污水管线64公里、新建挡墙驳岸52公里,为泰城新增水面1650亩、生态绿地2740亩,人文景观23处。在大刀阔斧的综合整治下,如今,一条条城市河道已经完成蝶变,成为市民家门口赏心悦目的美景,河畅水清也成为泰安这座城市生态品质提升的最佳见证。

破损山体复绿来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曾经的东平县狼窝山,由于多年的开垦,形成了约1500亩破损的山体,青山挂白、渣石堆积、土地无法恢复耕种,生态系统紊乱,衍生出地质灾害隐患、偷采滥挖现象及各类社会矛盾,甚至威胁到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日,记者来到狼窝山看到,昔日高低不平的废矿变成了今日的绿水青山、果树满园,乱石深坑则转废为宝,变成了一潭碧水,既营造了山水相依,林草相偎的迷人风景,又承载了雨季蓄水,旱季灌溉的功能。
  “狼窝山片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包含矿山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未利用地整治三个项目区,主要治理内容为削坡排险、残留石墙破碎、场地平整、客土回填、矿山复绿、挡土墙及石堰砌垒以及给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线铺设等。项目完工,复绿废弃矿山约800亩,增加耕地约500亩,打造了废弃矿山变绿地良田的模式。”项目负责人张军指着正在耕作的农机设备向记者介绍,“经过论证,我们在这里种植了花生、大豆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每亩可实现净收益1000元。利用地势地形,科学布局了3个水库,打机井3眼,安装了自动喷灌设备,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灌溉体系,为整个项目搭建了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通过对“疮疤”山体进行危岩体卸载、点缀式绿化、续坡覆土绿化,对采场底面进行整平覆土,复垦为耕地、林地等综合治理措施,狼窝山上,层层梯田已成气势,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既有了“金山银山”的价值,又有了“绿水青山”的颜值,勾勒出生态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秋高气爽,微风拂面,在岱岳区道朗镇下洼村附近的山上,梯田沿山势层叠而上,在刚翻动过的田地中,村民用播种机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让人难以想象是,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坑坑洼洼的废弃矿山。“近年来,为整治和保护生态环境,让废弃矿山焕发新生机,岱岳区大力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让曾经的废地变沃土,探索出一条点石成金之路。”泰安市岱岳城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经理华成介绍。沧海桑田的转变,得益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据了解,整个山体修复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减少泰肥一级路及省道330线两侧裸岩荒山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大大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森林防火等综合防控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吸尘、固土、调节气候、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作用。

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类项目共27个大项190个子项目,现已完工项目179个,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9320公顷,矿山生态修复1119公顷,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保护245平方千米,完成土地整治26932公顷,新增耕地4454公顷。加快山石矿山的退出和整合进度,对过去100家山石开采企业整合为30家,目前,已完成21家山石开采企业的验收,其中批复19家矿山恢复生产。记者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挥部了解到,泰安全面加强自然资源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季节性安全隐患排查、汛前排查巡查,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值守等工作,争取省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752万元,实施搬迁避让工程1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8个,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泰安将继续聚力聚焦打造生态绿地,“咬定青山不放松”,全面落实《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山水生态城市,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泰安样板。守好“绿水青山”,绘就美好画卷。

(来源: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  刘小东 苏婷 陈阳

  责任编辑:陈雅雯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