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一组数据看菏泽五年来“蝶变”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02-19 09:54:25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菏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市委书记张新文作报告。张新文指出,过去的五年,菏泽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交出了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圆满完成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图片

地区生产总值:由2653亿元增加到3977亿元,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8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85亿元增加到283.9亿元,近三年占全省比重提升0.72个百分点,总量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9位,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

新旧动能转换:落后产能淘汰有序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4.2倍,成功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双招双引”:一批带动型、造血型项目和高层次人才落户菏泽,省级重点项目数量、质量和体量领跑全省,债券资金获批额度居全省前列,发展潜力正加速转化为新优势、新动能。

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生物医药产业裂变式增长,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

现代医药港:现代医药港运作理念先进、配套设施完备、进驻项目优质、发展势头迅猛,两年签订项目40个、总投资过130亿元,一流高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高端化工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东明石化、旭阳集团等企业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链条实现整体跃升。

电商提档升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农村电商异军突起,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大数据、石墨烯、5G微基站等新产业无中生有、快速膨胀,奠定了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举全市之力实施“三个一”脱贫攻坚工程,打出产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组合拳”,推动170万群众稳定脱贫,85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出列,历史性高质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滩区迁建:投资150多亿元,集结8万建设者,历时五年日夜奋战,完成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14.6万滩区群众彻底摆脱黄患之苦,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城市面貌:聚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棚改规模连续三年居全国设区市首位,中华路改造、环堤公园、市民文化中心等一批地标性项目建成投用,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取得积极进展;城镇化率提高3.6个百分点、达到5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里程翻番、实现“县县通”,洙水河、新万福河航道顺利通航,牡丹机场、鲁南高铁建成投运,菏泽相继迈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千万人民实现了在家门口乘飞机、坐高铁的梦想,打破了数百年来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菏泽日益成为“水陆空”全方位立体交通新枢纽。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五个振兴”,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七大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乡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

惠民为民: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

民生福祉:用心做好民生工作,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五年领跑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翻了近一番,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五年连增6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8%以内,城乡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体育、养老等各项事业均有明显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加大污染防治攻坚力度,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17.3个百分点,出境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五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五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牢牢守住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稳定等红线底线。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周琛

  责任编辑:窦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