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这就是山东·淄博|产业赋能,“智造”未来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08-24 14:50:13

8月23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深化九大赋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发布淄博“产业赋能”相关情况。近年来,淄博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产业赋能,推深做实“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呈现出关键性、趋势性、转折性变化。

一系列关键数据印证着产业赋能给淄博带来的新活力。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列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1%、14.1%,分列全省第1位、第2位,“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列全省第3位。今年以来,延续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势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9.3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4%,高于全省9.9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2位;“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9.9%;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9.7%。因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成效突出,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工作第四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淄博在产业赋能上不断开拓进取的奋进密码——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突出抓好“五个优化”,传统产业加快“脱胎换骨”。淄博紧紧围绕优化技术工艺、产品体系、产品质量、产业链条、经济效益“五个优化”,突出“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在全国首创“技改专项贷”,拉动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5%,40%以上重点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氢能等20条重点产业链。大力推动数字赋能,淄博市窑炉数字大脑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电机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接入企业722家,75个项目入选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累计建成5G基站7665个。扎实推进品牌强市建设,今年以来,淄博26个产品入选“好品山东”品牌或通过“泰山品质”认证,25家企业入选山东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名单。

“专精特新”茁壮成长

突出抓好高端引领,新经济新动能快速壮大。淄博深入实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和分行业行动计划,推动新兴产业弯道超车。2021年,淄博“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速达25.9%、列全省第1位,占GDP比重列全省第3位;“十强”产业增加值增速23.46%、列组内第1位,占GDP比重列全省第2位。今年上半年,“四强”产业增加值增长14.4%,增幅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5.3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9.9%。“一化独大”局面正在改变,创新驱动、高端高质、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淄博智能装备等3个产业集群列入省“雁阵形”产业集群,4家企业入选集群领军企业,淄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总数达到10个,集群领军企业总数达到17家,均列全省前列。创新发布《关于支持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编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划、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氢能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若干政策,精准支持11条产业新赛道50个新经济应用场景,全市入库新经济企业达到1625家,204家企业新认定为省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企业进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支持名单。淄博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进入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合作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目前拥有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和量产能力,完成了从燃料电池膜到氢能发动机再到氢燃料汽车整车制造的完整氢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建成全国首家高速路加氢站,致力打造“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的综合能源港,为全国提供“淄博方案”和“淄博样板”。

“科技小巨人”快速奔跑

突出抓好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淄博加快搭建创新平台,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获批建设,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成效明显,科学城科研东区一期基本完工,淄博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工程,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双突破1000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涌现出新华医疗、天辰齐翔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勇于突破国外核心技术垄断,从技术“跟跑”变为“领跑。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02件/万人,列全省第四位,中国(淄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顺利通过验收。不断深化校城融合,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10余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等校城融合项目扎实推进,各类高校院所在淄建立科研平台240余家。坚持以产业吸引人才、以项目聚集人才,“人才金政37条”升级为“人才金政50条”,出台“技能兴淄26条”,成立10亿元的人才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2021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专家62人,其中9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列全省第4位;累计发放“人才贷”127笔,贷款金额6.17亿元;1-7月,为2819户市场主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亿元。

绿色转型加速推进

突出抓好减碳降碳,产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淄博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减碳降碳十大行动方案,扎实推进产业等五大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强化“两高”行业精准管理。严格落实“四个区分”要求,科学精准区分“两高”项目。严格执行“五个减量替代”,强化“两高”项目跟踪监管,坚决遏制盲目新上“两高”项目。坚持“管住一点、放开一片”,对非“两高”行业项目,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支持相关行业加快发展;强力推进产业节能降耗。实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行动,今年以来淄博9家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2021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强度降低率为5.88%,超过省下达目标值两个百分点。2022年省下达淄博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为3.8%,1-6月份,淄博单位GDP能耗下降率预估为12%,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加快培育壮大氢能、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打造产业发展新地标,实现减碳降碳与产业发展双赢。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

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夯实产业赋能后劲支撑。淄博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深化产业赋能的核心抓手,持之以恒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项目结构持续优化。今年首批实施的460个市重大项目中,“四新”经济项目达322个,占比达到70%,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数字农业等11条新赛道为支撑的新经济项目97个。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方面,布局了新恒汇集成电路封装载板项目、智洋人工智能运维管理设备产业化项目、电科北方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在减碳降碳和氢能综合利用方面,布局了淄博高新区智慧低碳创新产业园(北京卫蓝新能源固态电芯项目、海博思创储能集装箱项目)、中石化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齐鲁氢能一体化项目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显著改善了淄博投资结构,将推动淄博新经济产业加快做强做大。今年1-6月份,淄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3、9.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从投资结构看,“四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7.6%。

来源:博览新闻

  责任编辑:陈雅雯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