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菏泽曹县“出圈”的背后:电商、网红与草根创业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03-25 10:48:10

  去年5月,山东曹县“火了”。一位年轻主播在短视频中,用方言喊出“山东菏泽曹县666”,引起火热“围观”。“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宇宙中心曹县”“北上广曹”……关于曹县的种种调侃接踵而至。

  与网络“玩梗”的喧嚣形成反差的,是曹县低调的实力。2021年底,这个“网红县”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作为山东人口第一大县,2021年,曹县生产总值达到503.2亿元。其中,电商销售额达到281亿元,位列全省县域第一。

  借力数字经济,这个鲁西南传统农业县已成为全国第二超大淘宝村集群,并创下多项全国记录:全国最大的演出服产业集群,网络销售全国第一;全国最大的汉服生产基地;木制品产业集群的销量占淘宝和天猫的40%,京东的50%;全国唯一的中国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

  “曹县电商”劳务品牌也应运而生:目前,曹县电商企业发展到5500家,网店6.6万个,已带动35万人创业就业,超过全县人口的1/5。

  一个工业基础薄弱、贫困人数曾全省第一的农业县,电商经济如何“燎原”?“曹县电商”劳务品牌如何打造?“互联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如何铺就?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走进了曹县。

  变迁——

  从“不恋三分田,出去赚大钱”“一人在外,全家脱贫”,到“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宝”“家家开工厂,户户办企业”

  每天早上,曹县大集镇丁楼村党支部书记任庆生都会被手机里的订单提示音叫醒。

  任庆生和爱人周爱华是大集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与大多数村民一样,之前任庆生一直在外地做建筑工人。2009年春节,周爱华听说朋友开网店赚了不少钱,就开始拜师学艺。年底,他们买回一台电脑,开了村里第一家淘宝网店,专门销售摄影服装。很快,他们便在网上卖出16件衣服,淘到“第一桶金”。越来越多的同村村民闻风而动,纷纷加入电商大军。

  丁楼村有着20多年的传统影楼表演服装生产经验,依托这一产业,电商经济以星火之势开始燎原。2013年,丁楼村成为全国首批、山东首个“中国淘宝村”,在此后的9年时间里,丁楼村持续获得此项殊荣。

  记者走进丁楼村看到,每家每户门口都竖立着统一制作的公司标牌,院子里都有忙碌的身影,忙着制作、打包服装,门口摆放着成堆的快递包裹,到了下午四五点,有快递员统一上门收件。

  “全村九成以上村民都开有淘宝网店,2019年生产的演出服饰销售额达5亿元。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销售额降到一半。我们及时调整战略,从生产表演服拓展到汉服、校服、工装等,2021年全村的销售额又回升到5.3亿元。”任庆生告诉记者。

  小村庄,大故事。作为中国经济的“神经末梢”,集聚化生产也带动了周围村民的电商热情。离开丁楼村,驱车行驶两公里,便到了孙庄村。

  走进孙庄村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硕大的电视屏幕非常醒目。今年春节期间,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学平像往常一样,召集几个村干部和村民在服务中心看春晚。“春晚是每年的流行风向标,别人看的是晚会的精彩,我们看的是服装潮流。”孙学平告诉记者,每年大家都一起探讨服装细节,研判当年流行趋势和设计风向。

  孙学平曾参与全村三次转型,三次改道易辙换来三次“弯道超车”。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孙庄村外出打工村民纷纷回流,760户村民中有560户开店,2000多家淘宝店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要感谢丁楼村给了我们方向。”孙学平直言。

  在明星村的辐射带动之下,大集镇旧貌换新颜。2014年,大集镇被认定为中国首批“淘宝镇”。如今,步入大集镇的主干道,这条上下游齐整的服装街道绵延15公里,道路两侧的门店人来人往,生意红火,拥有从辅料、布匹到加工、绣花,再到销售、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丁楼村偶然的网络销售尝试,拉开了大集镇电子商务经济大发展的序幕,也为“曹县电商”劳务品牌的形成写下注脚——

  在1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曹县电商及相关产业呈现出“3+1”集聚模式,即三大产业集群加一个跨境电商产业带:一是表演服产业集群,二是木制品产业集群,三是农副产品产业集群,以及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目前,全县淘宝村已经发展到168个,每5个村就有一个淘宝村。其中,吸引返乡创业5万余人,本地劳务人员约30万人。

  返乡——

  一个键盘、一根网线、一串订单,为草根创业提供了载体和舞台,也为各类人才返乡架起了桥梁。热爱触网,敢于创新,这就是曹县的新一代

  曹县返乡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蓝凯记得,十几年前,自己的主要工作还是“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今,他的工作重点是“促进返乡创业就业”。而他的角色变迁,恰好折射出曹县乃至菏泽市整个创业就业环境的不断优化。

  “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把当初送出去的人再请回来。”蓝凯告诉记者。

  曹县劳务输出工作起步早,仅“十二五”期间,劳动力县外输出最多时达35万人。近几年,这一现象有了大变化——自2017年被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10部委联合认定为返乡创业试点县以来,县内返乡创业就业人员已达到6.9万人,在外人员返乡步伐加快。这些返乡人员,也成了“曹县电商”劳务品牌的生力军。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的博士生胡春青与妻子孟晓霞就是典型代表。2014年一次回乡探亲时,孟晓霞发现了曹县电商的广阔市场:“县里、镇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做,很多人因此发家致富。”

  因为之前做过美术老师,孟晓霞很快就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到演出服生产设计中。有热情、有想法、有思路,孟晓霞率先投入到创业热潮中。在妻子的带动下,胡春青不顾父母的反对,毕业后也返乡创业。他们共同注册成立了曹县锦裳服饰有限公司,专做汉服研发与生产。

  当时,曹县的人才引进政策力度很大,像胡春青这样的博士回乡创业,政府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不仅提供2000平方米的车间免费让他们使用,还为他们申请到各类贷款。

  在政府的搭台助力之下,夫妻二人的创业之路越走越稳,年销售额已达到1000万元以上。胡春青还当选为菏泽市人大代表,积极为打造曹县汉服品牌、推广汉服文化奔走。

  连上一张网,打开一片天。曹县因势而动,顺势而谋,大力实施引凤筑“曹”工程,加快发展归雁经济。先后出台《全民创业实施方案》《曹县支持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实施曹县籍优秀人才“回流计划”的意见》等,提供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费减免、子女就学等诸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曹县籍优秀人才回乡发展,通过深化政策激励机制,为创业创新赋能。

  同时,曹县还建立在外创业人才信息库,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收集信息,已完成4.8万余名在外务工人员、4018名在外创业人才、81个储备项目建档入库。通过主动登门拜访、积极宣传政策,鼓励在外人员回乡投资兴业,为擦亮“曹县电商”劳务品牌储备人才力量。

  流量——

  与其他产业经济发展相比,电商经济更需要流量,电商劳务品牌更需要打造网红。用好“新农具”,掌握“新农活”,还需要政府不断造势、持续发力

  “县长来了”“县长能穿一下汉服吗”……2020年3月19日晚,时任曹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的梁惠民身着一袭红色汉服,出现在直播间,不少网友在弹幕中热情互动。疫情之下,女县长亲自上阵,成功卖出3000件汉服,也让曹县汉服火出了圈。

  谈起这次直播带货,现已担任菏泽市人社局局长的梁惠民告诉记者:“曹县产业比较丰富,电商经济发展较快,从事电商人员较多,与外界互动也多。曹县需要被关注,也需要流量。只要对老百姓有利的,我就会做。”

  梁惠民认为,有产业,能乐业,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梦想,这就是高质量就业,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曹县电商发展特点是‘一核两翼’,即以农民致富、草根创业为核心,电商平台与服务型政府双向赋能,通过农民的大规模电商创业就业实现乡村振兴。一店带一户、一户带一街、一街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全县,最终汇集成推动电商发展的强大合力。”曹县电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霞介绍。

  近年来,曹县主动将电商发展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设曹县电商产业园区,推动电商向区域化、集群化、园区化蓬勃发展。

  从2019年开始,曹县职业中专率先在全省县级职专开设电商专业(直播电商),目前共有7个班300余学生。“这些学生全部是当地生源,这将为曹县电商发展储备后续人才,为培养电商达人、网红直播打下基础。”刘霞说。

  同时,曹县注重在“氛围”上下功夫,利用本县网红优势,培育更多正能量网红。围绕曹县特色产业、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本地美食等,通过各类媒体持续发力、不断造势,全力打造“华夏古都、电商强县”的曹县品牌。

  小县城,大梦想。如今,手机、电脑已成为曹县广大农民的“新农具”,直播带货已经成为电商从业者的“新农活”。曹县电商产业的发展,“曹县电商”劳务品牌的打造,将持续为整个县域经济转型注入不竭动能。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黄晓云 白建民 孙杰 王向彬)

  责任编辑:于雅男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