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国字号”+1!威海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08-28 10:31:40

8月24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威海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名列其中。

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位于文登西郊,是连接市区与乡镇的重要节点。近年来,西铺头村通过发挥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利用近郊优势打造西铺头休闲农业产业园,建设田园综合体,为集体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盘活土地,抱团发展

党支部强化集体属性破贫困之局

西铺头村党支部“破局”的第一步就是带领村民通过盘活土地,出租厂房等方式解决村级债务,让这个曾经贫穷、闭塞的小村庄不再“戴着镣铐跳舞”。村里的第一桶金来自土地资源流转,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峰介绍,当年最多时有十七八家企业进驻该村,其中六七家是外资企业,增加集体收入100余万元。这时,村务活动正常运转,公共事务有人负责,村庄发展的集体属性的群众基础得到确立。同时,西铺头村用土地集中化、产业股份化的方式真正走上了一条“坚持集体属性,实现抱团发展”的道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党支部不再满足于靠有限的土地和厂房获取收益,他们紧紧抓住房地产发展的有利时机,走上了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为节约和保护耕地,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增加集体收入,实现城乡对接,2006年初,村“两委”成员,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全力开发建设荣昌花园小区。针对部分人对房地产开发不理解这一现象,他多次走访,反复探讨,并组织村民到荣成西霞口等村参观,及时统一村民的思想,形成开发合力。为确保改造工程顺利进展,党支部制定了“五公开”办法,即程序公开、房源公开、困难户补助公开、旧房评估公开、动迁安置公开,所有环节都实行阳光操作,结果出现了村民排队签约的情形,从而保证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旧村改造,西铺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住上了花园式新居,村庄完成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投资建设了文化健身广场和篮球场、农家书屋、水上公园等文体娱乐设施,使居民“健身有场地、娱乐有器材”。2018年,西铺头村被评为山东省美丽乡村。

支部牵头流转土地连成片

打造近郊综合旅游全体系

村子变美了,西铺头村党支部又把目光盯到村庄未来发展空间问题上,西铺头村也逐渐“变大”。他们通过买卖、租赁、流转等多种形式,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将周边6个村的1万亩土地连成片。正是基于这样的空间和规模,西铺头村规划了占地5500亩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在旧村改造基础上进行的提档升级。

项目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等模式引导村民按照田园综合体理念建设集“食、住、行、游、购、娱、学、养”八大主导功能的综合性园区,并提出全时全龄全园区的三全康养理念,打造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全时旅游体系。

西铺头村生态园中的“金牌产品”是草莓,与当地普通草莓每斤约12元的市场价相比,这里的草莓身价高出了3倍。尽管身价不菲,前来采摘购买的人却是不少。“原生态、颜值高、品质好”是这里草莓的招牌,“硬招牌”的底气源自于中国园林学会草莓分会会长张运涛,他来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对村里代代繁育的草莓进行脱菌脱毒、育苗改良,新品种草莓产量、抗病能力均提高30%,一个大棚产值从不到10万元一下增至15万元以上,培育出的“红粉佳人”“白雪公主”等品种在世界草莓大赛和中国草莓大会上屡获金奖。

在村里栗景山庄的牡丹展示区,一支牡丹成品干花可以卖到上千元。据于海峰介绍,这些牡丹都是名贵品种,经过脱水、脱氧等特殊工艺处理后,身价便会陡增。有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生导师、牡丹专家成仿云专家护航,西铺头村牡丹产业越做越大,除了观赏外,村党支部还发展起牡丹酒、牡丹花茶、牡丹鲜切、牡丹干花等项目,把“美丽经济”做到极致。

强化支部引领激发内在活力

推进乡村发展、治理现代化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关键在党的领导。近年来,西铺头村强化支部引领,推行“十星党员”制度,开办新时代讲习所,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村庄的内在动力得到了激活。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西铺头村从搭建学习平台开始,为广大村民创造学习机会,其中一个重要尝试是成立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所。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所重点培育“三农”工作人才队伍,在讲习内容上实行“菜单化”,既有党的方针政策,又有实用科学技术;在讲师配备上实行“配餐制”,既能在机关干部中“点将”,又可在基层党员、先进模范中“请兵”,还能通过邀请外地技术专家针对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等进行专题讲习,以课堂宣讲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乡村振兴“田间大课堂”,这样的讲习经验被一些镇村争相效仿。


现在,很多村民都通过学习成了技术骨干。今年67岁的刘衍芹是村里一名地道的“庄稼把式”,跟着博士教授搞种植学技术,成长为一名“土专家”,以前只能干打药、锄草的粗活,如今修剪、管理等精细活样样干得来。在西铺头村,像他一样的“土专家”有近百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只有群众心里认可的事情,干起来才最有动力。”于海峰说。遇事多商量,村里的事情村民商量,村里的大事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解决,小事通过村规民约照章办理。通过逐户征求意见,村里的村规民约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已经成为融入西铺头村民心中的自觉约束。此外,村里还每年开展“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邻居”等评比活动,让文明新风在村民心中扎根。

(来源:文登发布)

  责任编辑:周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