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这就是山东·枣庄丨426万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争先进位勇赶超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01-01 11:15:32

12月14日,投资200亿元的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年产3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配套生产基地项目在济南山东大厦签约,枣庄离“北方锂电之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2021年,枣庄以此惊艳收官,是对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最好的诠释。枣庄市委书记陈平说:“‘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取得基础性、趋势性、阶段性成效。前三季度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枣庄有10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10位,特别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进位赶超趋势明显。今天的枣庄站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摆脱了被动落后局面,极大增强了我们跨越追赶的信心决心,也极大改变了外地人对枣庄的固有印象。”

这是426万枣庄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干出来的,拼出来的,闯出来的。

快就是大局!2021年,枣庄步履匆匆,收获满满。

枣庄迎来“收获季”

“过百亿元啦!”12月14日,山东潍焦集团薛城能源公司传来喜讯:今年1—11月份,公司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9.94亿元,成为枣庄市第二家营收过百亿元的单体企业。

一个月前,被称为“枣庄骄子”的山东能源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1—10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成为枣庄首家营收过百亿元的企业。

来自兖矿鲁化的另一条消息同样令人振奋,10月31日,兖矿鲁化30万吨/年己内酰胺项目于当日19时产出己内酰胺优等品,实现投料试车一次成功。据了解,己内酰胺及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51亿元,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也是鲁南传统煤化工向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转型的重点项目。

当喜讯接二连三地传来,人们欣喜地发现,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之下的枣庄开始迎来“收获季”,硕果频出。

据统计,1—10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位居全省第10位;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28.4%,利润总额增长77.1%,均位居全省第3位;工业税收增长21.3%,高于全部税收增幅4.4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达到796家,增长34.2%;工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9.3%,新增存贷比达到156%,位居全省第4位。

今年是枣庄建市60周年。作为全省第4个省直辖市,枣庄工业经济曾一度走在全省前列。然而,由于对资源的路径依赖,枣庄工业发展的脚步变慢了,很多指标在全省倒数,成为枣庄人挥之不去的痛。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拣最硬的骨头啃,提出了“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培育壮大“6+3”现代产业体系,即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大先进制造业以及高质高效农业、新型商贸物流业、特色文旅康养业,力争到2023年年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100家,制造业产值突破3200亿元,将枣庄打造成为京沪廊道智能制造高地,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枣庄力量”。

“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重塑枣庄昔日的辉煌,人们的心很快凝聚起来,精气神调动起来,上下同欲,攻城略地。

北方“锂电之都”呼之欲出

2020年,枣庄传统资源型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占全省1.5%,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往哪转?怎么转?

谁也不会想到作为昔日传统能源大市的枣庄,会在锂电产业下如此大的气力——今年1—10月份,锂电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49.4%,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38.4个百分点。

吉利、保力新能源、天能等一批头部企业的重大锂电项目纷纷落户枣庄。

枣庄编制了锂电产业发展规划,组建了锂电产业联盟,开通了中国北方锂电网,打造了人才服务团,成立了绿色能源发展集团……一年来,最令人振奋的是,全市上下立足优势、抢抓机遇,锂电产业呈现出全链条覆盖、全区域布局、全周期服务的发展格局。

图片

50亿元的吉利欣旺达混合动力电池、50亿元的奚东智慧出行、30亿元的金彭电动车等新项目落地建设,博雷顿新能源汽车、丰元锂能、中材锂膜、保力新能源等在建项目加速推进。枣庄锂电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生态持续完善,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品牌效益更加凸显,打造绿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基础更加坚实。

任何新兴产业的集群,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根据锂电产业发展的现状,枣庄谋划了“1+3”的布局:“一基地”,枣庄高新区布局锂电产业龙头企业聚集的枣庄锂电产业基地;“三区”,滕州市、薛城区、台儿庄区作为锂电池配套产业区。

依托枣庄高端装备制造业、锂电产业基础及区位优势,上海星驾科技有限公司敏锐嗅到发展的机遇,早已在枣庄提前布局、落地扎根。今年9月,由星驾科技投放的“六个轮子”橘黄色共享电动车陆续出现在枣庄市区街头,这是对枣庄锂电产业加快补链延链强链的最好注解。

“以后,市民出行可以像使用充电宝那样随时更换电池。”在星驾科技新能源项目现场,星驾科技董事长余林介绍,“星驾科技借助智能换电平台,主打换电模式电动车的生态布局,以‘可租可售、可充可换’的商业模式成为业内唯一通过自主研发,拥有完整电动车租售、换充等软硬件服务的平台型企业。”

抓项目谋求“加快突破”

“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关键靠项目。枣庄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积极构建“6+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2121”产业雁阵,一批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开来。

11月20日,第一批王老吉“石榴+”系列产品在枣庄峄城区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下线。这个总投资20亿元的石榴产业项目,签约7个月后就开始试生产。

石榴是枣庄市最有特色、最具优势、最富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为把石榴的价值“吃干榨净”,枣庄不断延伸石榴产业链条,在小石榴上做出百亿元级大文章。“年产3.5万吨产品,这里将成为王老吉在华东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王老吉(枣庄)大健康产业园负责人刘广亮告诉记者,该产业园正与王老吉共同组织研发以石榴果、石榴叶为原料的凉茶、果冻等产品。同时,与白云山药业合作的石榴保健口服液项目也即将投产。未来,他们将依托广药集团的市场和技术优势,向保健、养生、美容、医药等方向发展。

还能开的二手车、准备丢弃的图书、打算扔掉的旧服装……在枣庄,这些“闲物”被唤醒,不再“闲”弃,且流动生金。去年,普衣国际经贸公司再生纺织品出口额达300万美元,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废旧纺织品处理企业。山东当康文化传媒公司枣庄联营仓管理书籍1500万册、年发单量130万单,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图书循环利用服务商,预计今年主营收入超过1亿元。

“我们着眼于闲置品交易全链条谋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深挖潜在市场,提升产业价值链和竞争力。”枣庄市薛城区委改革办工作人员马兆庆说,有统计显示,2020年国内闲置品处理相关市场规模已达1.2万亿元。

枣庄市围绕创建中国国际闲置品循环链试验区,建构系统完备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流通体系,推动了以二手车、图书、服装、办公设备等为主导的闲置品循环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全市已集聚闲置经济企业500余家,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枣庄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从开办、运营到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推出100件高频事项集成办、极简办、全域办,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建立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部门帮包、专员推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对重大事项实行市区联动,提级办理,顶格协调,对资源保障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产、快见效。1-9月份,181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6.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3.6%。

“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和企业家,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本土的都必须一视同仁,谁给他们穿小鞋,我们就念谁的紧箍咒;谁让企业不好过,我们就让谁难过;谁破坏枣庄的发展环境,我们就砸谁的饭碗。”陈平一席话,道出了枣庄聚焦优化市场环境,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

不难发现,在枣庄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中,20条“新政”深入人心,每一条都说到了企业家的心坎里。

4月8日,枣庄市选派的78名党员干部投身项目建设一线,甘做企业“项目专员”,推动服务提效、项目提速、发展提质。

枣庄市委巡察办副主任张士军是山东瑞立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肝素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的“项目专员”。“我每周一参加企业的项目调度会,了解企业在项目推进、融资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帮企业出谋划策,然后就带着问题去相关部门沟通进度。”张士军说。

山东瑞立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丛森告诉记者,在“项目专员”的帮助下,项目建设进度比原计划快了6个月。由于总是帮企业出谋划策、解决问题,时间长了,张士军已被企业当成项目组的一员。

枣庄规定,为不给企业增添负担,“项目专员”虽然跟企业对口联络,但更多时候是跟着“审批进度”走,到企业不走马观花,去了就要解决问题。

2020年,新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发布实施,急需符合政策、集聚效应强、建设标准高的产业园区。枣庄闻风而动,立即组织专家团队深度分析,迅速成立工作专班高效率推进,以最快速度抢占国内甚至国际兽药产业新高地。

今年5月,枣庄与中国兽药协会合作共建“中国兽药谷”,打造了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第一个兽药产业园区,中海生物技术(枣庄)有限公司是落户“兽药谷”的第一家企业。“从今年2月25日开工建设到6月25日试生产,只用了4个月,枣庄的办事效率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中海生物技术(枣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若松坦言,当初,吸引他们的是枣庄的承诺:在最短时间内帮助企业建成厂房投入生产。如今,“兽药谷”已经落户企业4家,即将落户2家,正在洽谈13家。

解放思想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敢想敢干才能闯出新路。一年来,枣庄成立市委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全省率先推行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建立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市统计工作委员会,邀请企业家列席市委相关会议,搭建“企呼枣(早)应、接诉即办”平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农业农村、行政审批、财税金融等一系列改革稳步实施,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枣庄经验”不断涌现。

干部精气神焕然一新

枣庄转型发展到今天,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更面临着“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困难,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但是不进则退、非进不可。枣庄2021年的奋斗脚印证明:要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一切工作向大局靠拢、一切资源向大局倾斜、一切力量向大局汇聚,“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共识不断增强,“快就是大局”的意识不断提升,“我就是枣庄”的理念不断深化。

一年来,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事创业、狠抓落实的氛围日益浓厚。围绕党群部门、金融机构、民营经济、基础设施、城建项目、港口建设等多层面多领域,召开一系列专题会座谈会,建立市级领导领衔、专班专员推进、差异化人均化考核、公开亮屏监督、正负双向激励等制度机制,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克一道道难关,干成一件件实事,干出了枣庄干部的精气神、干出了枣庄发展的新气象,也让人们更加坚信:干与不干大不一样,干多干少大不一样,快干慢干大不一样。只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苦干实干加油干,“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回眸2021,枣庄成功迎接国务院大督查和中央环保督察,滕州经济开发区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鲁南化工荣获省长质量奖。召开资本赋能大会、智能化技改大会、石榴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鲁南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央企省企枣庄行、中国青年企业家枣庄行等高规格会议,枣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2021年,枣庄步履匆匆,城乡面貌变化越来越明显;跨入2022年,越干越会干的枣庄人将闻鸡起舞,只争朝夕,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上争取更大突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窦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