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味象·写心——著名画家刘建对“都市水墨”的探索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09-22 16:24:53

在这个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时代,工业化、信息化趋势不可逆转,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随着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格局的转变,人们凭借现代科技和经济体系创造了现代都市,改变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现代都市又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的丰裕及诸多崭新的感性体验,同时也悄然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情感乃至认知方式与价值观念,悄然地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情境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水墨探索者敏感地关注到这一系列转变中的社会与文化问题,将“现代都市”作为审美和文化观照的对象,通过表现都市景观与都市人物来反映现实生活,传达现代审美,表达人文关怀,由此开启了对“都市水墨”的探索。

图片

布拉格║纸本设色║68cm×46cm║2019年

面对“现代都市”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观照对象,我们必须认识到,它不仅体现了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同时也意味着文化转型——它是人们在历史中通过无数次价值判断与文化抉择而形成的产物。这就要求艺术家们的视线必须穿透旖旎的都市风光,深入到历史和文化的层面上,既要品味都市状貌,又要体察都市生活;既要辨析人性,又要考量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既要探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又要审视“物我两分”的现实;同时也要放眼看世界,在文化的差异性中寻求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在文化的共性中探寻人类所共通的宝贵精神。由此而言,“都市图景”所包含的内容应以时间或空间为维度,从都市中的人文景观或特定功能结构,及都市人的生活状态等角度来展开。

图片

罗马台伯岛║68×68cm║2020年

如果将都市比作人造的自然,那么承担各类功能的建筑可谓是其中的“丘壑”,它们勾勒了都市疆域的轮廓,构筑了都市地貌的起伏,亦是都市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地。都市建筑的造型、比例、结构、色彩,及建筑群落的体量感、交通工具的速度感、电子设备的科技感、网络通讯的互动感等新颖的感性体验也藉此融入人们的心灵。

图片

印象·印度║纸本设色║144cm×300cm║2019年

人类用自身的力量在自然界中制造了这些砖石、钢铁的“丘壑”,它们必然凝结着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承载着人们对世界、对自身、对美的认知与把握,也寄蕴了各个民族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创造过历史、造就了当下、启发着未来的文化精神。例如中国传统民居,在营造上多依礼法、重人伦、讲和谐、尚自然。其南北为轴、按进排开、合围成院的布局方式不仅体现出“天圆地方”的传统宇宙观,“院”又合而为里坊,里坊又合而为城,城又合而为国家,亦展现出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与家国情怀。居中的庭院又多遵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和“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设计美学来布设景观,将封闭的庭院空间转化为自足的小型自然空间,使人居于其中亦可与自然界的广阔天地相呼应,传达出人对自然的崇尚及“人道”与“天道”的相通一体;又如西方古典建筑中,外部形式的线条、比例、结构、韵律等形式美,多源自严谨计算出的“数”的和谐,故而有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的名句。较为典型的是宗教建筑,一方面用外部的高度和结构展现了理性和工具的力量,象征着人的强大,另一方面又用内部的空间和氛围暗喻了人在“神”或“真理”面前的渺小。依此思路,无论是古典建筑还是现代地标,是城市全景还是街巷小景,是商贸广场还是工业设施,这些都市景观都可以是艺术家调动直觉与经验、情感与理性,游目骋怀、澄怀味象的观照对象。

图片

苍穹同在·佛塔║纸本设色║180cm×196cm║2018年

另一方面,“都市景观”与“都市生活”实质上是互为表里的统一体——都市的“境”,是人工的“境”,因而它体现出都市人的“境”;都市的“象”,是物化的“象”,因而它折射出都市人的“象”。在艺术家们将观照的视线投向“都市图景”的那一刻,无论所“观”为何物,在本质上都将指向“人”。都市的规则与秩序确保了人们能够安居其中,也确保了各类功能的运转,但在物质效益源源不断地产出的同时,却难以顾及人们个性的舒展与心灵的充盈,也难以消弭人们从情感世界蔓延到现实空间中的种种“距离”。直视都市人精神生活中难以厘清的重重困境,将这些困境再度还原回日常生活的场景中,还原成高楼大厦里那些“不完整”的身影,还原成大街小巷中那些匆忙交错的步履,还原成霓虹夜色下那些疲惫支离的灵魂,也就还原出了艺术创作所要表达的都市“众生相”。艺术家们从人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亘古不变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中,触及到被“现代都市”所影响、所改变的那一部分,也就开始了对都市人精神生活的关怀。

图片

遥望爱琴海║144cm×367cm║2020年║纸本设色

可以说,都市的疆域不仅存在于现实维度上,它也深入到都市人的精神维度中,两种维度的统一即是艺术家们所观照的“现代都市”。艺术家们“味”现代之“象”,“写”都市之“心”,由此形成了“都市水墨”艺术在文化旨趣上的两种倾向。其一,是造都市之“境”。执此倾向的艺术家多在审美表达上注重情景交融、立意造境,但其最终意图却并非以诗性的语言将“现代都市”营造成一个乌托邦式的审美幻象,而是着重传达都市物象中所蕴含着的那些富有启示性的文化精神。艺术家们将思辨与体悟带入形象的塑造与图式的创造,从而营造出理想化的都市境象,以此来反思“现代都市”中的种种缺憾,进而探讨精神家园的建设。其二,是写都市之“心”。执此倾向的艺术家,多以个性化的图式和笔墨形式来把握瞬息万变的都市景象,表达都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体验与情感经验。所谓“个性化”并不是指情绪的主观宣泄,而是主体通过个性化的笔墨符号来表达审美情感,并展现个体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和极度自由的创造能力。又或通过个性化的图像建构来表达特定的意义或观念,力求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探讨价值理性的建构,并以此肯定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完整和心灵的自由。这两种倾向,前者以“观照”来表达“关怀”,后者则由“关怀”来切入“观照”。刘建)

图片

东欧小镇·二║180cm×70cm║2020年║纸本设色

画家简介

图片

刘建,现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国画院副秘书长;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作品先后荣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铜奖,鲁迅版画奖等。

作品由中国美术馆、中央文史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馆、印度国家美术院及美国、法国、日本等国收藏。出版《大家典藏·刘建》等画集,作品收录于《中国美术60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当代中国》(美术卷)、《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中国当代美术名著欣赏·1979-1999》、《改革开放·中国美术30年》等。

  责任编辑:周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