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山东出版集团总编辑迟云:精品为基,人才为本,开创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09-09 17:11:08

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传播科学的知识生产和服务行业,出版业的发展,始终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发展主题密切相关。我国的图书出版业,经过近百年特别是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果丰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国有出版企业,必须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生产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文化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是新时代赋予出版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一)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出版的方向和任务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出版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必须为读者提供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出版业既要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同时又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减量控规模,提质增效益,是党和国家赋予出版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二)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主体,实现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实现了高速增长,出版规模领先世界,出版实力显著增强,早已迈入“出版大国”的行列,但距离“出版强国”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大而不强”问题。出版业的发展,整体还处于粗放型、数量型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解决“强”和“精”的问题。重视质量、提升效益、优化结构,全面提升出版业的发展水平,以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是当前出版业必须自觉担当的时代责任。

二、精品出版是出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就如何推动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几年,出版界围绕内容建设、供给侧结构改革、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各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无论何时,出版业谈高质量发展,永远都绕不开优质内容资源这个核心问题。没有优质内容,出版业的发展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只有建立在丰富的优质内容资源基础之上的出版生态体系,才能让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因此,出精品、出好书始终是出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目前,我国年出版图书约50万种,其中有20万种左右新书,但庞大的出版规模之下,重复出版、跟风出版、同质化出版、高库存等问题屡见不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已是出版业对精品出版问题的共识。从2018年开始,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开始通过调控书号等行政手段,督促图书出版单位由增加品种数的粗放式增长向重质量的精细化增长转型,当是行政引导、干预的明确动作。

(一)要充分认识精品出版的重要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文化领域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寄予厚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读者出版集团时说到,“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

做好精品出版是出版事业代代相传的职责和使命,是出版企业的立身之本和品牌根基,也是每个出版人的初心和梦想。

(二)要对精品出版有长远的认识和规划

当前,精品生产面临着诸多压力。作为独立的经营个体,出版单位既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求效益,保饭碗,还要努力完成上级部门的各项绩效考核任务,担当相关的责任和义务。而近年来,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下,读者转场现象日益突出,传统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考验;同时,纸价一路飙升,印刷、人工、仓储、物流等各项成本不断增加,出版社的生产、经营成本越来越高,线上销售的折扣越压越低,出版社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有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出版社甚至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精品出版从选题策划到文稿的加工、设计、生产,再到推广和维护,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有的项目在前期就需要比较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受限于各方面因素,有的出版社把工作重心转向了一些投资小、见效快、利润丰厚的多元项目,对精品出版的重要性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在行动上缺少长远的规划和措施。

不能否定,出版社的发展积淀、经济基础等或多或少都会对精品出版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最大的制约因素还是眼界和思想。思想不解放,认识就不会到位,人力资源上就不会有配置,财务保障上就不会有投入,激励措施上就不会有机制,长此以往,精品出版很难有大的突破。

(三)要把立足特色、找准定位作为精品出版的基础

立足特色,找准定位,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出版社领导层根植于出版社历史发展的优势沉淀和现实市场需求,对未来发展作出清晰的判断,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并长期落实,一方面,珍惜并维护好本社原有品牌的生命力及美誉度,让老品牌历久弥新;另一方面,深挖出版特色和优势资源,打造不可替代或者替代度很低的产品,形成特色板块和产品线,练就自己的看家“绝活”。

(四)要把精品出版的核心资源抓实抓牢

选题、作者、编辑,是做好精品出版的三个核心资源。一是选题资源。要有一定数量的“三高”选题储备,要“内容层次高,作者水平高,实现率高”。二是作者资源。要建立并维护好作者群,既要扩大“朋友圈”发现优秀作者,寻求合作机会,也要用品德、学养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维护好优质老作者。三是编辑资源。要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编辑队伍,既要在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引进上定好标准、把好关,更要优化环境、完善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能干事、能成事的平台。

(五)要为精品出版建立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

精品出版涉及到出版流程的方方面面,出版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完善的精品出版生产、运行、激励机制并持久地落实。一是科学的选题策划和论证机制,提高选题策划的精准度、精细度、专业度,提升选题论证的决策水平。二是完善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质量监管机制,确保精品出版的导向正确,内容健康,质量优良。三是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编辑、美编、印制、市场等出版各环节通力合作,确保各出版环节落实到位、精益求精,缩短出版周期,抢占市场先机。四是科学的扶持激励机制。一方面,通过资金扶持为精品出版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通过绩效奖励充分调动大家做精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精准的宣传推介机制,充分挖掘产品的亮点、价值和独特性,做好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宣传推广。

三、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精品出版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精品则来源于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因此,发现、培养、引进适应新时代出版工作的高素质编辑人才,是实施出版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

(一)出版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出版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出版企业在选人、用人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人才断层问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是传统出版业的黄金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投身行业。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批中坚力量陆续退出历史舞台,人才断层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是出版行业的吸引力下降,优秀人才“引不来”也“难留住”。一方面,相较于金融、IT、新媒体等许多新兴行业,出版行业的薪资水平及各种福利待遇缺乏竞争优势,个体收入、职业前景等各方面的差距,把很多有情怀、有水平但也有生存压力的优秀年轻人挡在了门外;另一方面,编辑人才素质强调的是创意,而支撑创意的是视野、灵性和思想的深刻,编辑人才招聘过程中考核的一般化甚至平庸化,也导致了编辑队伍基础素质的降低。更值得关注的是,人才引进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同时,优秀出版人才向其他行业外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三是优秀编辑人才需要一定的成长周期。一名能担大任的编辑,没有五到十年的成长期是不行的,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还要具备一定的策划创意能力、项目执行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一名优秀编辑的炼成,除了其自身的努力,出版社的培养、保护措施也同样重要。

四是复合型编辑人才稀缺。传统出版对编辑素质的考察和培养偏重于专业学科素养、语言文字功底等,而新时代出版工作对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除了要具备传统出版所需要的各种专业能力,还要对新媒体、新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和操作能力,对市场有一定的分析和把控能力。特别是随着出版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出版单位常常面临着“懂出版的人不懂技术和市场,懂技术和市场的人不懂出版”的尴尬局面。尽管大部分出版单位都已意识到这种问题,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但这不是一时一日之功。出版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知识和技术储备,更需要丰富的出版一线实践经验。

(二)出版单位要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人才是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出版企业头等重要的事情。出版单位的领导班子,要把人才建设作为班子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努力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一要建立人才成长的培养保障机制。作为轻资产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编辑素质、能力、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一本书可以把纸变成钱,一本书也可以把钱变成纸,表面上看,钱是经济效益的问题,其实钱的后面是市场,市场的后面是社会效益。要善于发现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传统,特别是创意型的人才,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个性特点,要增强包容心,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为他们的成长优化环境。

除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薪资待遇也同样重要。出版社必须在综合考量本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并实施科学系统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奖罚分明,规范评价、考核每个编辑的工作成果,有效保护、激励优秀人才的工作热情。对于一些有实际困难的编辑,比如规模大、周期长的重大项目的执行者,新入职的年轻员工等,给予合理合规的经济资助和补贴,让他们能够踏实安心地工作。

二要继承和发扬好“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做好梯队建设。随着出版社规模的日益扩大,很多编辑都是超负荷的工作,传统的新老编辑“一对一”师徒式的带法确实难有空间和时间,但“传帮带”的传统不能丢,这既是编辑梯队建设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氛围和风气。要把这种优秀传统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引导、激励新老编辑把共同工作的过程作为“传”“帮”“带”的过程,也可以通过相关制度建设来促进,比如效仿高校的“导师制”,一个老编辑带几个新编辑,将每个新编辑的任务完成情况与导师的绩效挂钩。“老带新、新促老”,既可以引导和帮助年轻编辑尽快适应工作、融入团队,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又能增强编辑团队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三要做好编辑结构的合理配置。根据编辑的专业背景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培养策划型编辑、学者型编辑、案头型编辑,特别是优秀的策划型编辑,是出版业迫切需要的力量。人事部门要定期做好对本单位编辑队伍的梳理和分析,通过集体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编辑人员的动态情况,分类别、分层次地做好编辑的培养工作。同时,针对本单位编辑队伍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要切实做好编辑的职业技能培训。第一,督促编辑参加好每年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近两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继续教育的面授培训也改为网络直播授课的方式。出版单位必须做好配合和监督,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编辑的学习,绝不能让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第二,围绕本单位的出版定位和方向,做好相应学科知识的培训。可以适时邀请学科专家进社做讲座,也可以主动承办学术研讨和交流会,创造更多机会让编辑们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要舍得投入资金,支持编辑“走出去”参加各类活动,开阔视野,既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又能结识优秀作者。第三,为员工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和便利的学习条件。要为编辑提供丰富的专业学术报刊、便利的学术文章检索条件,有条件的出版单位,可以建立专门的学习资料室,在单位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让不断学习成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每个编辑的职业习惯。

(三)编辑要做新时代高质量出版的开拓者和践行者

关于编辑业务的提升,现在普遍的问题还是策划能力不足。视野不开阔、悟性不灵敏、思想不活跃、意蕴不深刻、与现实的关联度不紧密等等,是困惑精品出版的老问题。我曾提出,编辑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六种能力,即增强成就人生的内生动力,增强把握大势的能力,增强选题策划能力,提高约稿组稿的鉴别和沟通能力,提升编辑加工的案头能力,培养由杂家到专家的特色能力。这六种能力,作为编辑的基本素养,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随着出版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除了以上这六种能力,对编辑的职业精神、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守正”,也要“创新”,要有仰望星空的精气神,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德才智。

守正,就是要坚守出版的初心与使命。每一代出版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出好书”始终是出版人的安身立命所在。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出版事业模范”的杰出编辑、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曾说:“我生性不做事则已,既做事就要做到像样。”快餐式阅读的盛行,让很多急功近利者有空可钻,书稿质量鱼龙混杂,对编辑的责任感、职业敏锐度和专业水准提出了更高考验,需要编辑沉得下心思、耐得住性子,甚至要忍受住“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寂寞和清苦,苦练编辑基本功,滤掉敷衍劣作,以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出版成果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创新,就是做出版变革的先行者,主动求变、积极创新,为出版赋能。融媒体时代,新技术迅猛发展,编辑必须及时适应时代变化,转变思维方式,开阔思路,积极学习、掌握并依托各种技术手段丰富图书的呈现和传播方式、创新营销方式,同时,加强信息筛选能力、策划包装能力以及人脉经营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做到出版全流程的“无缝衔接”,成为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复合型编辑。(迟云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编辑)

作者简介

迟云,山东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编辑,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编委会主任,兼任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出版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多部诗集并被译介到韩国、日本等地出版。

  责任编辑:陈雅雯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