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武汉2022·无去来处:陈琦”个展明日将于湖北美术馆闭幕,呈现了艺术家“多棱镜式的丰富世界”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12-10 19:40:30

12月11日,“武汉2022·无去来处:陈琦”个展即将于湖北美术馆正式闭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担任策展人,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任学术主持。展览展出了陈琦作品80余件,涵盖其水印木刻的代表作及新作、水墨、装置、影像作品等。

“艺术创作,就像在冬天的河里游泳,零下二十度的冰水,你跳还是不跳;跳下去,有没有能力保持优美泳姿。”几年前的一个冬日,艺术家陈琦在接受专访时,曾说了上面这句话。彼时,他用“自然”这个词,来描述自己过往的艺术经历。

转眼间,又迎来了年末之日,陈琦的最新个展“武汉2022·无去来处:陈琦”即将闭幕。

北京西山大觉寺的大雄宝殿前有一横匾“无去来处”,由乾隆题匾。无所谓来,无所谓去。来时一无所有,去时更是一无所有,这便是最真实的生命。生活与人生,人生与生命,都是属于道法自然,不要刻意。

这,或许便是陈琦所说的“自然”。

作为具有国际视野与影响力的艺术家,一直以来,陈琦的创作始终传递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他作品中的空灵与幽深来源于其年少时对绘画的困惑和人生的迷茫。因此一直在绘画中找答案,希望找寻一种能把自己完全安放进去的画面世界,使自己的人生、精神上的担负得到解放……从陈琦早年的“明式家具系列”“佛印系列”“荷系列”到近年的“水系列”“时间简谱系列”,他不仅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水性”明晰了水印木刻的特殊气质,更在传统艺术的当代转换中逐步建构了东方自然哲学的自我表达方式,同时确立了版画本体语言的个人路径。

而在此次展览中,陈琦更是将“印”与“痕”的概念延伸到水墨、影像、数字空间等多个媒介之中,在实验与探索版画媒材边界的同时追问其创作的核心价值。

图片

▲ 《彼岸之二》 水印版画  180×180cm 2002年

图片

▲《觉解》水印木刻 120X240cm 2019年

展览同名作品《无去来处》,是陈琦对于其在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装置作品的数字化转换,同时在他传统与当代的转场中,以民族传统工艺引入到创作媒介中,如将掐丝珐琅的传统工艺使用于作品《巨川》中镇水兽形象的刻画,甚至在本次展览中陈琦以艺术家的创作与民族工业品牌红旗进行对话,艺术家将极具个人化的标志性视觉符号与民族工业体系,以及民族传统工艺云锦、掐丝珐琅等进行了融合,产生了《不息》这件作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去来处》数字沉浸式影像装置3x8mx4m(h)2022年

可以说,本次展览呈现了陈琦艺术“多棱镜式的丰富世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本次展览策展人范迪安表示,陈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界富有代表性的一位艺术大家,他艺术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注重研究艺术的学理,从版画这个具体的领域开始不断地朝向更加开阔,也更加通达的艺术表现境界,他紧紧抓住以研究为切口,以版画朝向多媒体这样一个方向发展为自己的学术理念,从而形成了他不同阶段新颖的主题和立意,以及让同行们经常为之一振的艺术形态。

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本次展览策展人范迪安

范迪安认为,“刻的匠心”、“印的拓展”、“水的迷幻”和“影的蔓延”构成了陈琦艺术创作的四个重要特征:“刻的匠心”指他是中国传统水印木刻学理研究与艺术实践双轨并重的代表,其研究成果也不断推动了他在实践上的崭新立意;“印的拓展”指他注重“印”这一艺术语言的强化与拓展,使其作品超越原有视觉经验形成了宏大壮观的视觉景象;“水的迷幻”指他既表现了水的物象,又表达了其哲理意境,在将水的实形转换成光的虚影的过程中,他将时间带进了平面与空间的范畴,形成了一种他自己称之为“生成与弥散”新意境,由此构成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式的自由与自然,也使观众获得了超越性的精神思考;“影的蔓延”指的是他把当代科技发展和手工劳作两种方式形成了结合,由此形成了光影、物像之影等多媒介上的纵深蔓延。而当他把一个展示空间当做一个独立世界的时候,这种蔓延则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走进陈琦的作品构成的空间,那是一个艺术家生成的世界,其中光的作用、影的迷幻去除了我们对事物日常经验的认知,从而获得了更加纯粹的、更加精神化的感受。因此,可以说陈琦艺术的这种精神化表达就如同中国传统的禅宗一样,每一次创作都有一份与自然相接触而生成的动机,但是在描绘中、在装置过程中,这个世界不仅丰满起来,更是纯粹起来,也即又再次指向此次湖北美术馆展览题目的意含——“无去来处”。

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本次展览策展人范迪安为展览题词“无去来处”

湖北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冀少峰表示,陈琦的创作是一边去技术一边又保留技术的过程。在经历过“85美术思潮”的迷茫期之后,他的创作便一头伸向了传统,另一头就伸向了生活,他表现的明式家具、古琴经过了水印木刻这种传统技艺的转换散发了一种当代魅力,而其精湛技艺的背后是强大的观念性的支撑。

图片

▲湖北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冀少峰

在他看来,陈琦的作品经历了多元性到单一性,混杂性到纯粹性的过程,最后归于《2012生成与弥散》里一片沉静的海。这个作品的动人之处在于,画面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一个海面的局部呈现了水的深沉、汹涌、雄厚、沉重。陈琦带给我们的这种思索是非常深刻的,他从中国传统艺术中走来,又从中走出,同时融合了今天我们艺术发展的现状,以此表达了一个当代人对社会的思考。陈琦走的是“去传统——再传统”、“去中国化——再中国化”的路子,也让我们看到60一代的艺术家在今天的一种强烈的表达。陈琦不仅仅是中国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更有一种世界性,这种世界性就恰好回到我们过去所讲的“民族的世界的”这样一个影响艺术发展多年的观念。

图片

▲《巨川》,124cm×60cm×40cm,铜胎掐丝珐琅,2022

图片

图片

▲ 《2012生成与弥散》(整体及局部) 水印版画 380x4200cm 2018年

可以说,陈琦创作中的文化自觉与格物精神向观众展示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独特面貌,他与“@武汉”六年来推介的所有艺术家一道构筑了武汉这座城市在文化上的当代性、学术性、文献性、包容性和国际性。

无数人活在了将来和过去,唯独没有活在当下。艺术常常作为一种链接,链接着不同的经验与视角,也正是如此,个体的局限才在丰富的经验维度中不断被突破,新收获的经验也将帮助我们更好的看待世界,观照生活。

或许,这便是数字媒介时代的古意、拙意与真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览现场

陈琦部分作品欣赏

图片

▲ 《佛光》 水印版画 36×45cm 1987年

图片

▲ 《1963》 水印版画 335×780cm 2009年

图片

▲《忐与忑NO.2》160x90cm2017年

图片

▲《双峰图》73x178cm水印木刻2019年

图片

▲《不确定的真实No.4》180x180cm2020年

图片

▲ 《编年史 No.1》 水印版画 240m×120m 2011年

图片

▲《本质的起源》200x600cm水印木刻(独版)2019年

图片

▲《般若》120x540cm水印木刻2022年

图片

▲ 《心象·NO2》90x120 cm 2015年

图片

▲ 《无题·NO32》120x240 cm 2017年

图片

▲ 《初本》 水印版画  158×158cm 2016年

图片

▲《刺破冰面的湖》120x180cm水印版画2018年

图片

▲《盛宴》纸本水彩329x151cmx42019年

8365712cd6841049552f1f340a2e9080.png

▲《何园》56cmx4x76cmx4(224x304cm)纸本水墨2020年

图片

▲《盛夏》56x23x76cmx4(1288x304cm)纸本水墨2022年

图片

▲《片石山房》304x1120cm(76x56cmx80)纸本水墨2020年

图片

▲《美丽乡村》纸本水墨56cmx23x76cmx4(1288cmx304cm)2021年

图片

▲陈琦《天上人间Paradise》纸本水墨228x1064cm(56x19,76x3)2020年

图片

▲《我眼中的我自己》50x55cm布面油画1984年

图片

▲ 《陈琦自画像》 卡纸油彩 31.5x25cm 1987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观象》(整体及局部)纸雕装置160x260cmx30cmx4联2019年

图片

▲《时间简谱.观澜》金丝楠木2014年

图片

▲《时间简谱·黑瓶》掐丝珐琅2015年

(来源:凤凰艺术)

艺术家简介

图片

陈琦,1963年生于南京,198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博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其作品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及优秀奖,第十三届版画展金奖及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重要个展:

“@武汉2022·无去来处:陈琦”(湖北美术馆,武汉,2022)

“别故与共生:陈琦2019个展”(艾米李画廊,北京,2019)

“陈琦格致:一个展示和理解的实验”(德基美术馆,南京,2018)

“印痕与复数——陈琦个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8)

“陈琦的时间:1983-2016”(半岛美术馆,上海,2016)

“时间简谱——陈琦艺术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2013)

“陈琦木刻”(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杜伦,英国,2008)

“陈琦水印版画第一回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93)

重要群展:

“集成——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版画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2022)

“版画的指向——势象版画收藏展”(势象空间,北京,2022)

“峥嵘印迹——江西版画展”(江西省美术馆,南昌,2022)

“致意——从未消失的黄金时代”(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22)

“五色斑斓——中国套色版画四百年大展”(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22)

“万重山——2021中国水墨年鉴”(北京安美术馆,北京,2021)

“醇境之源——麦卡伦艺术体验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2021)

“青年精神——2021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湖北美术馆,武汉,2021)

“共生的力量——2021国际水印木刻版画邀请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21)

“2021中国启东国际版画艺术中心全国版画名家邀请展”(启东国际版画艺术中心,启东,2021)

“首届国际数字版画艺术大展”(长沙师范学院美术馆,长沙,2021)

“第三届‘界’——全国版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淮安市美术馆,淮安,2021)

“片石山房——沈勤·陈琦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1)

“中国园林‘多维度’系列展——窗,园林的眼睛”(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2021)

“平板向度:从纸面到虚拟的视觉艺术”(浙江美术馆,杭州,2021)

“黄河·熔铸民族精神”艺术展(济宁市美术馆,济宁,2021)

“唯物思维——中国当代材料艺术国际交流展暨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清华大学美术馆,北京,2021)

“巨川雅集——辛丑水印版画年度展”(目异空间,北京,2021)

“移动的理想国·形影”(798艺术工厂,北京,2020)

“纸上谈缤——中华纸文化当代艺术展”(浙江美术馆,杭州,2020)

“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时代美术馆,北京,2020)

“繁花似锦——中国国家画院创研新楼启用特展”(中国国家画院创研新楼,北京,2021)

“致敬传统——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20)

“‘Re-睿’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及巡展”(威尼斯,意大利,2019;嘉德艺术中心,北京,2019)

“生逢其时——小林敬生&陈琦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9)

“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时代美术馆,北京,2019)

“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浙江美术馆,杭州,2018)

“第四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自——沧浪亭‘当代艺术邀请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2018)

“我在——2017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作品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17)

“2017上海国际版画展”(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2017)

“沈勤、陈琦:零度”(亚洲艺术中心,台北,2016)

“中国当代版画名家文献展”(中国版画博物馆,深圳,2016)

“沈勤&陈琦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5)

“后印刷——第一届CAA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5)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4)

“我在——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2013)

“水·印·象——第十一届‘姑苏之秋’当代水印版画邀请展”(苏州美术馆,苏州,2012)

“观城——国际版画邀请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11)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兰克福当代艺术馆,法兰克福,2009)

“神奈川国际版画艺术节——日本当代版画和战后50年世界脚步”(横滨美术馆,横滨,1995)

公共收藏: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英国)、苏富比艺术学院(英国)、欧洲木版画基金会(英国)、克利夫兰美术博物馆(美国)、纽约公立图书馆(美国)、福冈美术馆(日本)、维也纳青年美术馆(奥地利)、中国美术馆(北京)、上海美术馆(上海)、广东美术馆(广州)、湖北美术馆(武汉)、浙江美术馆(杭州)、江苏省美术馆(南京)、苏州博物馆(苏州)、深圳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深圳)、青岛美术馆(青岛)、德基美术馆(南京)、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上海|台北)

著作出版:《陈琦木版画集》、《1963》、《时间简谱.陈琦1983-2013》、《刀刻圣手与绘画巨匠——20世纪前中西版画形态比较研究》、《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

  责任编辑:陈雅雯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