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承山静水——李承志、李静中国画作品展”今日在山东画院美术馆盛大开幕

“承山静水——李承志、李静中国画作品展”今日在山东画院美术馆盛大开幕
2025-07-19 17:15:3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华网山东报道 齐鲁大地自古文风鼎盛,泰山雄峙铸其骨,趵泉清流淌其韵。当七月的风掠过这片浸润着笔墨传统的土地,一场承载着两代人艺术心语、呼应着“承山静水”哲思的展览悄然启幕——7月19日上午10时,“承山静水——李承志、李静中国画作品展”在山东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这场由山东画院、山东省文史研究馆、山东省中国画学会、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联合主办的艺术盛事,让观者在笔墨浓淡间,触摸齐鲁文脉的厚重根基,感受传统水墨在当代语境下的新生脉动。

开幕式现场

山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王红勇,山东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林建宁,中共济南市委原常委、秘书长蒋晓光,济南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济南市委会主委王伯芝,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志民,济南市统战部原副部长齐振虎,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名誉院长孔维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济南市文联主席张望,济南市文联原书记刘溪,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画院院长常朝晖,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文史工作处处长郭谦,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办公室主任张朴,济南市民进市委原主委康庄,山东美术馆研究馆员李方玉,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张宝珠,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全胜,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刘书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李学明,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韩玮,济南市美协原主席韦辛夷,齐鲁师范学院教授赵英水,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美协主席李庆杰,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吴磊,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画院书记、副院长樊磊,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副馆长张辉,山东省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玉华,山东画院原副院长王磐德,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原书记刘玉亮,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刘仲原,新黄河·济南时报副总编辑臧文涛,艺术家:韩英伟、徐康、赵德勋、曹新刚、王兴堂、侯弟坤、杨恩国、于释博、韩斌、刘明、吴疆、孟祥军、齐敬峰、孙文韬、陈涛、韩宏宇、李兴杰、张嫣格、魏晔石,山东画院画家:张德娜、李玉旺、董海全、李恩成、耿晏、刘扬、孙棋、翟圣亮、孙春龙、张肖萍、李晓辉、李昂、王梅言、王升旭、孙蔚然,济南画院画家:冯超、吴震、韩潇、柳华林、付朋涛、张明亮、史华峰、裴延学、季鑫,社会友人:李象武、杨承国、李岩选、周建国、李钦英、李乃润、张修佳、蔡君、郑铁军、李承国、王经斌、齐光芹、齐光学、曾梅、郭挚泉、吴毅民、井立国、徐铭环、尹仲群、李延忠、张宪长、刘洪如等领导、嘉宾、媒体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山东画院院长常朝晖、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副馆长张辉、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张志民、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张望、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张宝珠先后致辞,画家李承志致答谢词。开幕式由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海丽主持。

山东画院院长常朝晖致辞

常朝晖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承山”喻指笔墨间承续的文化风骨,“静水”彰显意境中流淌的时代清韵。这既是对李承志、李静父女艺术风格的精准凝练,更道出了二人深植于心的艺术追求与精神基底。此次展览历时半年潜心梳理,汇聚两位艺术家近百件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既是对二人创作轨迹的系统回望,也是一场跨越代际的学术对话,用不同时代的个案探索,折射出山东中国画在传统根脉与现代语境中生生不息的发展轨迹。

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副馆长张辉致辞

张辉馆长在致辞中谈道:此次展览是李承志与李静两代艺术生涯的深情对话,也是齐鲁绘画在当代语境的学术对话。李承志作为济南画院的资深老艺术家,以六十余载的艺术创作,在山水画的探索之路上,踏出了坚实而深刻的脚印;李静作为济南画院创作部主任,以其创新精神和艺术才华,为传统绘画的当代转型提供了宝贵的探索经验,二人共同为济南画院的创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张志民致辞

张志民院长在致辞中表示,父女二人的艺术实践,是传承有序、风格鲜明的代表。李承志先生深耕画坛六十余载,其作品底蕴深厚,扎根传统,却不囿于成法,展现出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炉火纯青的驾驭能力;其女李静的作品立足当代,视野开阔,洋溢着时代气息与个性表达,其创新思维中又清晰可见家学渊源的滋养。这种“继承不泥古,创新不失源”的艺术态度,正是推动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可贵力量。

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张望致辞

张望主席在致辞中表示,李承志先生作为山水画界的翘楚,始终以进取之心探索艺术边界,他的创作深植传统笔墨根脉,凝练中国精神内核,又巧妙融汇西方色彩技法,在形式美与意境美之间构建起独特的艺术语言。李静的作品既继承了父亲笔下宏大叙事的格局与饱满充盈的构图,又将人物、山水、花鸟熔于一炉,展现出开阔的艺术视野。作为女性艺术家,她的笔墨里既有齐鲁儿女的家国情怀,更彰显了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新锐气,是山东美术界新生代的杰出代表。二人的创作印证了家庭影响与家族文化在文脉延续中的重要价值。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张宝珠致辞

张宝珠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回首往昔,我与承志兄自十八岁结伴习画,一路同行,同入济南画院并肩创作,更巧为对门邻居数十载。这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情谊,让我们既是切磋琢磨的画友,亦是相知相扶的挚友。正因如此朝夕相处、深度交流,对承志兄的艺术造诣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认知。他的笔墨深植于中华文脉,功力醇厚、意境深远,而更令人欣喜的是,李静在承志兄的家学滋养下,展现出耀眼的艺术光芒。父女二人的艺术一脉相承又各具风骨,为山东画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李承志致答谢词

李承志先生在答谢词中谈到,承蒙山东美术界的学术重镇——山东画院举办此次展览,诚挚感谢前来的各位领导、同仁和亲朋好友们。从展览立意、作品甄选,到展陈布置,画院领导和布展团队倾注了大量心血,其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让我这个老画者深受感动。这份为老艺术家“铺路搭台”的担当,这份对艺术传承的执着守护,彰显了山东美术界的格局与温度。今天纵有千言万语想在此刻表达,最终都凝结成一句最诚挚的感谢。

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海丽主持开幕式

随后举行了作品捐赠仪式,李承志的《万壑云松》、李静的《暗香》两件精品画作捐赠于山东画院,山东画院院长常朝晖,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樊磊代表山东画院接受捐赠并为李承志、李静颁发收藏证书。此次捐赠不仅为山东画院的藏品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齐鲁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作品捐赠仪式

艺术传承:父如岱岳,女若趵泉

作为山东画坛的资深前辈,李承志先生深耕绘画领域六十余载,其作品以“皴墨凝魂”为特色,将泰山的雄浑、黄河的苍茫融入笔墨之中。他笔下的《故乡秋高》《宝窟魂》等山水巨作,以金石般的皴擦点染与苍茫墨色,塑造出齐鲁山川的骨相气韵,既保留宋元山水的筋骨,又通过光影层次的现代转译,赋予画面以时代气象。正如其艺术理念:“笔墨当随时代,但根脉须扎进文化土壤。”

李静则以女性艺术家的细腻视角,开辟出“静水留白”的新境界。她的《立春》《微雨》等作品聚焦泉城青年群体,以意写晕染技法表现氤氲水汽,留白处虚写云影天光,将流动的时间凝为永恒的水墨涟漪。画面中,传统山水的幽远意境与现代都市的蓬勃活力达成微妙平衡,展现出“在传统基因中抽发新枝”的创作智慧。

展览亮点:笔墨对话中的文化张力

此次展览不仅是艺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场父女间的艺术心语对话。李承志的作品,将齐鲁大地的雄浑与灵秀展现得淋漓尽致;李静的作品,在呦呦鹿鸣与青年身影的交织中,传递出传统与现代的精神共鸣。

李承志的山水巨作以沉稳的赭石、青绿为主色调,如同根基深稳的大地;李静的作品则以淡墨、留白为基底,恰似破土而出的新绿。这种“刚柔并济”的布局,既是对“承山静水”主题的呼应,也隐喻着中国文化中“动静相生”的哲学内核。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28日,诚邀社会各界人士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在承山静水之间,感受千年文脉的流动与新生。

展览现场












走向无边的大地——著名艺术家王刚走进文化视界

来源/中华网山东 作者/周龙

摄像、摄影/张悦 徐智勇 杨琳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画家简介

过雨看松色 随山到水源——读著名画家李承志山水画诗境

李承志,1945年生于山东章丘,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画院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山东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当代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李静,中国美协会员,山东省书画学会理事,山东省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美术馆馆聘画家,济南市美协副主席,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研究创作部主任,一级美术师。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承山静水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