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DeepSeek谈艺】姚瑞江·花鸟画丨用枯润浓淡的笔墨,写就“物我相融”的生命长歌

【DeepSeek谈艺】姚瑞江·花鸟画丨用枯润浓淡的笔墨,写就“物我相融”的生命长歌
2025-11-12 15:08:5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当下,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和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门类,以“写”传“意”,以“意”寄“情”。姚瑞江的写意花鸟画,承文人画之脉,拓现代之境,于笔墨挥洒间尽显花鸟灵韵,于形神取舍中深蕴生命哲思,在当代写意花鸟领域别树一帜。

文脉承续:于传统根基处开新境

姚瑞江的写意花鸟深植于中国文人画传统。他对徐渭的狂放、八大山人的简逸、吴昌硕的苍劲皆有研习,却不做简单模仿。于徐渭处取“笔墨恣肆”之态,却以章法之严谨收束狂放;于八大处取“形简神凝”之韵,却以笔墨之丰富赋予生机;于缶庐处取“金石入画”之骨,却以灵动之笔消解板滞。他尤其注重“写意”的本质——以笔墨抒发主观情志。画中花鸟绝非自然物象的复刻,而是经艺术提炼后的“心象”外化。一枝一叶、一禽一鸟,皆承载着他对生命、对自然的体悟,是“物我相融”的精神投射,这正是文人画“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传统的当代延续。

1~1.jpg

笔墨语言:枯润浓淡的韵律交响

姚瑞江的笔墨技法在写意花鸟中尽显张力,“笔”与“墨”的互动如乐律般层次分明。用笔上,他讲究“提按顿挫”的节奏变化。写花茎以中锋立骨,线条挺拔如丝弦;画花叶以侧锋皴擦,墨色松活如流云;点禽鸟喙爪则以焦墨重笔,力透纸背如刀刻。如写牡丹枝干,枯笔飞白与浓墨勾勒交替,既显老干苍劲,又含新生意趣;画鸟羽翅,以披、点、擦等多种笔法结合,寥寥数笔便将羽毛的蓬松质感与动态神韵一并托出。

用墨上,“五色交融”是其鲜明特色。积墨时层层叠加,使花叶有厚重氤氲之态;破墨时以湿破干,让墨色在交融中生出朦胧韵致;泼墨时大胆挥洒,于不经意处得自然天趣。他画墨荷,淡墨铺底显水韵,浓墨点叶彰生机,焦墨勾茎立骨架,墨色变化间,荷花的清雅与孤傲跃然纸上。

2~1.jpg

题材意趣:花鸟世界的生命长歌

姚瑞江的写意花鸟题材丰富,却在共性中见个性,于细微处藏真意。

禽鸟是他画面的“灵眼”。或鹰或雀,或孤栖或群戏,造型简括却神态毕现。他画鹰,不强调其猛禽的凶悍,而突出其“高瞻远瞩”的气度,笔墨凝重如铁,神态威严如君,于简笔中见雄姿,于静穆中藏力量;画雀鸟则多取灵动之态,或枝头顾盼,或花间穿梭,笔墨轻快如风,于小巧中见活泼,于寻常中见生趣。花木的表现则“繁简相生”。

画牡丹,取其雍容却去其俗艳,以浓墨重彩写花头,以枯笔淡墨绘枝干,于富贵中见清雅;画梅兰竹菊,承文人“四君子”之志,却以现代笔墨重构意境,梅之傲骨、兰之幽芳、竹之劲节、菊之淡泊,在他笔下既具传统符号意义,又有当下审美表达。

1234...全文 10 下一页
关键词:姚瑞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