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鸣:当时我的想法很朴素,因为中专大学都是学了美术,所以我就后来把纯美术的一些理念融入紫砂的创作里面。我有三件作品最终入选的,其实这些作品都有刚才跟我们主持人在谈到的“道”与“器”的那种关系,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有相似的一种显现。
“道”与“器”是我们从理论的角度或者是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了这样一种思考的状态和体现的方式,我这三个作品恰恰是有这么一个过程。
第一件作品是1989年(创作)的,你看他器皿的那种成分更重一点,虽然是一个花器,但是他跟原来的花瓶是不一样的,它器皿的成分较多,包括它的三个装饰手法,都是紫砂里面三个传统的方法,一个是镶嵌,一个是绞泥,一个是铺砂。
到了1992年的那件作品《期待》,就比1989年的作品有了更多的想法。我一直在想要怎么去打破我们原来“壶”的原有固定的那种方式,但是它有壶的各种要素,壶的把手、盖子,可以盛水,可以出水,但是把壶原来传统的形式完全打破了,我当时从有个想法到做出来已经有了两年的时间。
到最后画图纸的时候觉得这个能做了,到后来我的师兄葛陶中,当时正好在陶校上课,他能做,他在传统的制作技艺上会更好一点,所以我们两个合作做了这么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其实已经进入了一种相对内心的那种状态。我这个壶的形式你看起来还是传统的制作方式,也保留了一种使用的方式,其实我更多的是想体现一种我对紫砂的可能性的一种探索,包括从我个人的审美角度去理解的一种新的方法,所以就形成了这么一组作品。
吴鸣:到1995年这件入选的作品就更抽象了,当时我有一个系列作品,只是送了一件,做的是一个古代的中国的石器相关的。有一个洞眼,穿了一个链子,一个是体现了一种思考的空间,它跟原来紫砂造型或者是中外的陶瓷不同,至少我是没发现过这种造型,当时在做的时候有一个主题叫《大语系列》,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等。体现了我们主持人讲的那种“道”的层面,但我始终到现在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去把两者割裂,他在背后可能存在这么一种状态,但是我并不是完全是追求一个单独的器型也好或者是想要追求一种“道”状态也好,到了最后你的经历、你的修养达到这个状态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就会包含这样的内容。
1986年的时候我们国家也送了一些传统的作品,但跟日本美浓国际展的要求可能不太合拍,所以到了1989年的时候,轻工部就发动全国的院校的师生包括青年作者,都可以送作品。我后来也一直很关注“美浓”的各种展览,除了1989年它一直没有主题,但是它有一个共性,这是我非常欣赏的,都指向了一个未来性。
我平时经常讲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思考追寻一些陶瓷创作的这种可能性,不管是你的审美也好、题材也好、形态也好,是有一个无限的扩展的空间在里面。能不能找到这样一种既适合于陶瓷这种材料,又跟它的那种表述方式契合程度比较大的状态。
我希望不光是美浓,包括我们宜兴的陶瓷,今天我们在这里做的这场展览,表述的方式跟我们紫砂传统的距离比较大,但是不妨碍我们从“看”的角度,从对以后创作思考的角度,是有更大更多的触角、视角,去看待我们对陶瓷这种材料,或者这个艺术门类或者是一个产品门类这样一种态度去扩展它,这是我们这次展览带来的比较有意义的一种方式或者一种可能性。
现场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