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既倾情而泄,又约以理法——品味著名艺术家阴军书法独异的“中和之境”

既倾情而泄,又约以理法——品味著名艺术家阴军书法独异的“中和之境”
2021-04-16 18:24:4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其实,演艺界与书画结缘确乎是其源有自的一种传承。一方面,艺术虽然有类型之别,但本质上又无边界,因此,彼此具有一重姊妹属性,如人尽皆知的戏曲的韵律与书法的节奏大可互拟,今人有凭藉乐舞以助书写的做法,厌者疑为作秀,但细味之,这种行为也非全无道理。另一方面,演艺界面对的是社会大舞台,其中不乏书画名流,往往由与人物结缘而升华为与书画结缘。因此,演艺界中不乏书画名家,戏剧界如梅兰芳、尚小云、俞振飞等,皆于擅场氍毹的同时,也以书画著称;至于曲艺界,侯宝林、马季、姜昆,亦钟情翰墨,虽难称书家,但点划之间自有别趣。阴军兄正是承续了这个传统。他与书法结缘甚早,并且受到过名家的指点。魏启后先生曾教他如何临帖,将之视为演艺生涯的补充与调剂;何应辉先生也具体地指导他如何临习隶书,他至今还保存着数份示范草稿。王仲武、武中奇等先生也时常对他加以点拔。亲炙名家,勤勉以求,使阴军兄的书艺日臻佳境。

《福至》26×20cm

阴军兄虽钟情篆隶,而创作的重心则在隶书。虽未就此与他切磋,但从道理上推断,其中似乎隐含着这样的深意:篆书是书艺的本源,正本清源,方能获取正脉,熔铸深厚底蕴。再者,篆隶最为接近,具母子关系;篆用笔重圆劲,隶则在篆的基础上发生变异,方圆、虚实、轻重、燥润兼施,但若细加推究,从母体中带来的圆劲仍是点划变奏中的主旋律,舍之,则精神不存或堕入怪异。因此,擅隶者莫不将习篆看作入隶的先决条件。阴军兄于《袁安碑》《袁敞碑》涉入颇深,二碑皆出于汉人之手,由此推演汉隶的历史渊源和变异,正是最便捷的门径。从中可以窥见阴军兄的聪慧。古今经典书家皆云,学书之真谛在悟,而所谓的“悟",端在确立艺术理性,此乃龙颔骊珠,得之者生,失之者死。因此,一些习书者,“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却终无所得,可一旦取向正确,便了无挂碍,步入康衢,其效应非柳暗花明所能比拟。

《禅茶一味 书画千秋》100×55cm

阴军兄对《曹全》《张迁》用功最勤,前者于整饬中呈现圆润雅秀之致,后者于烂漫中显露方峻朴茂之态,风调各有千秋,若媾合二者的艺术元素,便能天然地形成互补之势,从而刚柔相济,文质彬彬。显然,阴军兄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他的笔墨不徐不疾,张弛有度,任情而不堕入怪怒,约理而不流于拘孪。诚然,对习惯了舞台上大喜大悲的演艺界书家而言,于黑白世界中变幻无端乃至不可方物,也许是最接近本色的挥洒,因此,铺毫时往往倾情而泄,不留馀地,在这种情境下,约之以理,衡之以法,便成了达到中和之境的关键。阴军兄的独异正在于此。除以上二碑,在阴军兄的笔墨中还能隐约见到诸如《乙瑛》《石门颂》的遗规,甚而清人伊秉绶的影像。后者尤可关注,因为隶书虽在汉代达到极盛,却经历了日后魏晋至宋明的寥落,到了清代则依傍金石学而复兴,出现了一批既踵承秦汉又革故鼎新的擅隶的巨子,伊秉绶即其一也。其书平直开张,奇兀纵恣,气象森然,在诸多层面为隶书的现代性探索,提供了筚路蓝缕的启示。因此,伊氏是隶书稽古居今的艺术津梁,当今的隶书胜手中多胎息伊氏者,即缘于这一历史背景。阴军兄的安身立命在曲艺,无意在书法中讨生活,书法对他而言,一是怡情悦性,为倦于舞台生涯时,提供一片花木葱茏的精神憩园;二是以书会友,营造优雅人生,在他眼中,一缕茶烟,一方书案,三五契友,评章书翰,是最惬意的人生乐境,用当下流行的话语表述,即诗意地栖居。正因为如此,他能于超然的状态中感悟艺术的真谛。

《为人行善联》138×34cm×2

关键词:阴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