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庄重承诺。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人们发现,传统文化正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惊喜。线上,近期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等节目火遍全网,B站上各类国风和国潮视频弹幕刷屏;线下,各地博物馆争相推出爆款文创产品,乡村“非遗+产业”发展亦是红红火火。对频频“出圈”的传统文化,代表委员怎么看?
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全国人大代表廖昌永(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全国政协委员杨朝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
1、回归大众生活
问:“网红”传统文化现象,真的“出圈”了吗?
潘鲁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很鲜活地“活”在人们生活中的。从“圈”的角度看,以往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可能有一定距离。但近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的软实力不断增强,我们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逐渐凸显,体现了老百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的认同。另外,有很多将5G、VR等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题材融为一体的作品,既传统又时尚,也表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是不谋而合的。
廖昌永:所谓的“出圈”热,在我看来没有“出”,它恰恰是“融圈”的,我们以前把圈子画得太清晰,反倒让各个行业之间越来越封闭。文化应该是融合的,比如音乐与文学、与建筑、与美育等。我们这些年来做的一些项目就是跨领域的融合。事实证明,它能够得到大家更多的认同与喜爱。
杨朝明:“出圈”这个概念带来一个思考——有人可能认为传统文化本来有个“圈”,它是个别研究者或者弘扬者的事情。但我认为,所谓传统文化,一定是从古到今一以贯之的,一定有其内在生命力。现在大家感觉到了“出圈”,实际上是传统文化出现了它应该出现的一种现象,它已经开始回归社会,回归大众,来到了我们中间。相比“出圈”,我认为它是一种“回归”。
2、铺染生命底色
问: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对当下年轻人的吸引力这么大?
潘鲁生:现代科技文明和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时尚根植于传统,传统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变迁而不断创新。现在,一些年轻人追求的奢侈品,也从物质化逐渐变成了精神化,其中就包括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出现这种转变,我想其中凝结的才智之美、设计之美、创意之美,才是吸引我们的最终要素。
廖昌永: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文化认同,也就是身份认同。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当物质基础到达一定程度,精神需求会更加凸显。中华文化在5000年的发展中,恰恰是不断学习、不断融合、不断提升的,这是它连绵不绝的原生动力。我们说“笔墨当随时代”,文化怎样才能在保持独立的基础之上,跟时代同频共振,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要去思索、去探求的。
杨朝明:我认为这和文化自信直接相关。我们的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连绵不断,深层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与此同时它也铺染着我们的生命底色。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夸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我们真正走进传统文化的时候,也会发现它的魅力和它了不起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