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诗书合一 文墨相兼——著名书法家李一评莫言、王振书法新作的过人之处

诗书合一 文墨相兼——著名书法家李一评莫言、王振书法新作的过人之处
2021-04-21 10:37:5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文本鲜明的原创性、思想性和时代性,是莫言书法近作的特点。中国书法有着文本原创的优良传统。古代诸多书法经典之作,我书写我诗,我书写我文,诗书合二而一,诗文翰墨相彰。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孙过庭的《书谱》、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帖》、黄庭坚的《松风阁》等书法杰作,文本均为原创。直到近现代,康有为、梁启超、谢无量、马一浮、于右任、沈尹黙、郭沫若、毛泽东等书家仍秉承着我书写我诗、我书写我文的传统,留下了许多诗书合一、文本原创的作品。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一传统在当下减弱。书家自书诗文、文墨俱佳者越来越少,“抄胥”越来越多,重形式花样轻文本内容的倾向越来越严重。目前书法界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文本原创的重要性。为了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应该重视书法文本的重要性、思想性和时代性。就书法创作而言,写什么和怎样写都是重要的问题。尽管书法的内容不等于书写的文字内容,但书法的

内容既离不开点画表达的性情和感兴,也离不开书法选择的书写内容。

从这个角度看莫言近期书作,其大部分作品写的是自己由感而发的自作诗文。如长诗《黄河游》《读王铎法帖有感》,美文《壁虎亭记》《笔神何在》,手札《寄大春乡兄》等,均发自肺腑,直抒胸襟。或歌河山之壮美,叹世事之沧桑,感历史之兴衰;或叙友朋之思念,抒怀乡之衷情,谈习书之体会。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其慈悲之心、家国情怀、玉想琼思、古道热肠,溢于言表,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充满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文本的原创性和思想性。

如果说莫言的书法近作在“写什么”方面独树一帜,可领时代之风骚的话,那么,在“怎样写”方面,他则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令我羨慕值得学习的成就。从根本上说,书法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书法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就作品而言,如果说莫言早期的作品属于名人书法的话,那么,他今天的作品则是地道的专业书法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两块砖墨讯”中,莫言运用篆、隶、楷、行、草五体来创作。书法圈都知道,博涉多忧、兼善诸体是对专业书家的要求。莫言兼习五体的书法实践,证明他在专业学习上对自己的高要求。不约而同,我近来也认识到博涉多优的重要性,感到自身的篆、隶书体基础薄弱,又开始从头学起,练习篆书和隶书。看到莫言兄五体并练,受到很大鼓舞,増强了学习的信心。

黄河游莫言

墨讯中有两件作品特别吸引了我。一件是楷书长卷《书辛稼轩词》。这幅楷书写得从容不迫,点画稳重有力,间架疏密得当,气息规整清丽,颇见功力。据我所知,早年的莫言,习楷不多,认真习楷是年过花甲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长足的进步,成效如此显著,令我羡慕不已,其认真习书的态度更值得我学习。另一件作品是最新写的(创作时间是辛丑正月)自作诗行草长卷《黄河游》。该长卷诗书合一,一气呵成,浑然一体。通篇诗意浩荡,书风豪放。读其诗,观其书,诗显其魂,书见其骨,是一件双美俱、两难并的佳作。尤其是开合自如的章法、行草相间的布局、如锥画沙的用笔、苍润干湿的墨法,写出了“金戈铁马气吞虎,跳波跃浪万马来”的感觉。其题记曰:“写时思绪万千不吐不快”,而我灯下持屏阅读,则感到荡气回肠,余味无穷。

王振先生也是山东老乡,至今还未曾谋面。读“两块砖墨讯”,知王振早年曾跟随舒同8年,现为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是研究舒同的专家。舒同作为20世纪书法的重镇,确实很值得研究。我在《新中国书法六十年》一书中曾评述过这位书坛大家,但研究深度不够。日后如有见面的机会,一定向王振请教。王振的书法也曾学舒体,莫言说他“能写一手几可乱真的舒体字”,但他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舒体的模仿者,目前正在广收博取,融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应该说,研究舒体传承舒体已功不可没,在传承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是难能可贵。观王振近作,雄浑遒劲的用笔仍可见舒同的影响,而章法的变化活脱则有了自己的面目。

“两块砖墨讯”已推送五十期,期期精彩,不仅展示了两位号主的风姿及所思所想所写,而且讨论了与书法相关的诸多重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吸引了众多书友文朋的热情参与,成为公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是“一花引来百花开”“一石激起千层浪”。“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相信,由这“两块砖”开始,随着大家不断地添砖加瓦,文化的翰墨大厦一定能够建构起来。(李一

书法作品欣赏

(请横屏欣赏)

关键词:李一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