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当下短板锻造成未来长板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平度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势在哪里?
赵兴绩: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大势所趋,也是平度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过的坎儿。去年以来,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做大主体、做强平台、做优成果,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在传统产业转型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平度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夯实基础。
“穿鞋”上路谁都能走,“光脚”下河,更要看勇气和智慧。下一步,平度市将以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集群化、创新化为方向,大力实施数字赋能、技改焕新、科技攻关、企业倍增四大行动,加快结构体系升级、技术路径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平度实际、富有平度特色的新路子,把当下短板锻造成未来长板。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平度城镇化率约为46%,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何进一步释放城镇化红利?
赵兴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光是指农民离开农村和农业生产,到城镇生活居住的过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让他们享受到生态宜居的生活。
近年来,我们树牢“人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纵深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老旧小区改造、公园城市建设等压茬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实施“两区一带多片区”优化提升工程,抓好总投资440亿元的123个项目建设,持续做优城市形态,做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吸引力。
城镇化离不开产业支撑,需要通过产业吸纳人口就业,让人住得下、活得好。比如,我们的南村镇,户籍人口约12万,常住人口达20万,主要得益于南村产业的集聚。未来,我们将按照总体规划、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三个一体化”思路,主动融入青潍临港临空经济带和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发展布局,通过产业吸纳就业,加速城镇化进程。
美丽经济“翘”动全球
记者:青岛市提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先行区要有引领性,作为青岛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平度的引领性在哪?
赵兴绩:平度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强市,也是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和青岛市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农业一直是我们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去年以来,我们以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重点,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2023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44.5亿元、增长5.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7万元、增长7.5%;连续11年蝉联全省产粮大县“冠军”,连续12年荣获“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称号,高质量完成国家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成功入选青岛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获评全国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典范城市。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够高、产业链不够长、带动效应不够大等短板。下一步,我们将扛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率先发展区”使命担当,通过特色化发展现代农业、片区化推进和美宜居乡村建设、多元化促进农民增收,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为青岛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贡献力量。
记者:好睫毛,平度造。统计显示,全球每10对假睫毛中有7对产自平度。平度睫毛产业现状如何?怎样转型升级?
赵兴绩:历经四十年发展,目前,平度睫毛产业年产值已超百亿元,市场份额占到全球规模70%,可生产加工3000余种不同样式、品类的成品,已形成涵盖设计定制、加工、包装、销售、物流、外贸等完整睫毛产业链条,2021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的“中国美妆用品(睫毛)产业之都·平度”称号。
近年来,平度市将睫毛产业作为特色富民重点产业链之一,打出了产业园区配套、政策配套、设备研发配套、电商物流配套等组合拳,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全方位推进睫毛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完成了从行业参与者到行业标准制定者的蜕变。
围绕促进睫毛产业发展壮大,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两园两基地”建设,即青岛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美妆配套产业园以及大泽山和旧店生产基地,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美妆睫毛是全球美妆领域的新赛道、新蓝海。平度市将大力打造健康、有序的美睫产业生态,通过集聚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出国内外知名的平度睫毛品牌,打造“翘”动全球的美丽经济,建设北方美妆行业发展新高地。
(文/锡复春 李德银)
(来源:青岛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