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重点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加值分别增长55.4%、41.5%,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个百分点。
此外还不难发现,“链长制”也是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频繁提及的高频词。其目的不仅在于聚焦实体经济,优化产业基础,更在于“延链、补链、强链”,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寻找主要负责人,找准领域,精准发力。
聚焦“四新”,新产业动能持续发力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胶东半岛城市的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能不断发力,新兴产品增长强劲。
2020年,青岛“四新”经济加快成长,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2%,新产业、新产品实现蓬勃发展,规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增长4.2%,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27.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21.3%。其中,工业机器人增长达到了45%,智能电视增长15.6%。
威海
烟台“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1.5%。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7家,总数达到1120家,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82家,占全省总数的1/6。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2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8%。
威海“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到32.6%,高新技术企业由502家增加到737家,国家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634家增加到113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49.5%提高到60.1%;此外,日照“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3.5%,居全省第5位。
在狠抓创新驱动方面,工业企业聚焦“卡脖子”环节,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威海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新引进9个海洋类高端科研平台,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海洋研究院;潍坊表现也十分抢眼,潍柴“重型商用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等18个项目先后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居全省第2位。
工业互联网是“四新”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点燃“四新”经济的新引擎。2020年,青岛大胆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以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年来,工业互联网为青岛贡献了超过110亿元的新增产值,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超过20%,集聚了1833家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涵盖软件与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正在形成全生态产业链。
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