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瓦村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北部,现有住户1263户,人口4383人,村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3名。2015年,赵瓦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走进赵瓦村,房屋整齐划一、街道纤尘不染,幼儿园、小学、银行一应俱全,观景木桥、田园风车、旋转水车以及人工湖相互交融,绘就了一幅美丽村居画卷。
在这个富丽秀美、乐业安居的村庄,有一位远近闻名的“6点半书记”。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赵瓦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久存。
早上6:30,李久存摸着黑打开了村委会的门,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六点半就上班,是20年前初任村书记时,李久存给自己立的“规矩”,坚持6点半之前赶到村代办点,开启“早六点半听民意”的工作模式,为的是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纠纷矛盾。那时的一间小屋、一张沙发,成了村民们畅所欲言、化解矛盾的心之所向之地。20年后,曾经的“散乱村”发展成为现在远近闻名的“典范村”。而这个习惯却长在了李久存的身上,村民私下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六点半书记”。
2001年年底,李久存临危受命,接过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接力棒。李久存上任后,以党建为引领,以富民强村为目标,抓班子带队伍,立规章强制度,谋发展惠民生,走出了一条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新农村阵地的特色发展道路。2002年以来,为解决负债和经济滑坡,村“两委”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凝心聚力与企业共谋发展,通过拍卖、破产、引进项目等方式,改建及新建企业25家,盘活了1.26亿元资产,全村经济重新走上正轨。
“发展到现在一直在重点突出壮大集体经济。对一个村而言的话,没有集体经济是不行的。”李久存说,赵瓦村能有今天的容貌,秘诀就是村集体的力量。新型农业打造休闲园区、配套设施带动服务体系、高新科技领跑食药产业,他带领赵瓦村走出了一条“重商兴企”的路子。
整合全村土地资源,制定“公司+合作社”的农业发展模式,延伸农产品产业链,目前实现年销售收入800余万元,带动周边居民就业110余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先后引进汽车4S店,主营汽车销售、汽车配件、美容装具、维修保养等业务,还配套建设了仓储中心,同时引进多家物流企业,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建陶企业搬迁土地、腾笼换鸟。年前,山东德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村投资建厂,总投资超1亿元。
李久存明白,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肩上的责任不能只挑着一村一户,而是要考虑到千家万户。今年的全国两会,李久存打算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言献策。“一方面要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合作化经营,另一方面是引进高端技术产业。”李久存表示:“我们村和其他地方最大的区别,就是保留了产权制度改革中土地量化给个人的部分,产权制度改革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不能一刀切,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建议。”
走在赵瓦村大街上,时不时就能听到欢庆的锣鼓声,是村里老百姓对富足生活的庆祝。李久存心里清楚,要想暖村民的心,就要精准对接他们生活的难点痛点,从村民切身利益出发,切实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赵瓦村建设赵瓦村甲级卫生室,不断强化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工作,全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完善赵瓦村小学、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定期为50周岁以上村民发放生活必需品,为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老年补助金,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