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创新”成高频热词。鲁企如何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确立山东的特色优势?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将一份聚焦创新驱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带到了全国两会。她说,“紧紧把握生物科技作为引领下一轮产业革命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定位,抢夺生物经济发展主动权,补齐国家生物安全短板,对强化科技自强自立意义深远。”
直面现实难题从跟跑到并跑
完成固定投资33.4亿元;在济南、内蒙、德州、海口等地陆续建成了内蒙阿荣旗绿色生态农药扶贫项目等几个大型高科技产业项目投产;研发投入26.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9.7%,成功实现20个新产品上市;一致性评价过评药品28个、总数达到58个,均领先行业……这是2020年齐鲁制药的发展“成绩单”。综观生物制药行业,因具有靶向性高、安全性好、疗效确切等优势,近年来一直是全球热门,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临床未满足用药需求缺口有待补上。李燕分析,不可否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依然处于追赶阶段,面临诸多障碍需要突破:存在原始创新短板,亟需国内基础和转化研究领域涌现肿瘤等重大疾病可成药的疾病机制和靶点,实现中国自己在新分子实体和治疗方法的新突破;此外,面临从关键设备缺失到技术人才屏蔽的风险。而目前,生物制药链条上的高端研发和产业化所需要的关键仪器、设备、耗材等,均严重依赖进口,国产的核心设备目前还无法替代。直面难题,齐鲁制药从未放弃追赶的脚步。“十四五”开局之年,企业定下了新目标:固定资产投资仍将超过30亿元,科技创新投入将会进一步放大,预计超过30亿元,增幅超过20%。李燕介绍,这两方面的投入主要是围绕正在推进的多个“全球新”“全球好”创新药物项目展开,有信心在“十四五”末实现销售收入较2020年翻番的目标。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慢性病以及肿瘤等对健康危害大的重大疾病领域,居民对安全性和疗效更高、顺应性更好的药品需求,对新剂型、新疗法药物的需求会持续增加。眼下,山东正加快构建十大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力争“十四五”全省新增3-5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零的突破”。对齐鲁制药而言,这是在科技攻关上的新机遇,其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子,面向世界医药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医药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科研攻关,充分发挥现在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MabPair等创新药研发平台技术。李燕说,“将加速我们在研的多肿瘤适应症、乙肝治疗等重大疾病新药上市速度,推动医药产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国际的目标做出齐鲁贡献!”
智慧码头扛起“中国智造”旗帜
山东正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力争到“十四五”末,山东省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其中,着力强化科技计划项目体系建设,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山东路径。近日,山东港口潍坊港,自主研发的干散货码头管控系统正式上线,为港口主业突破提供了又一技术支撑。潍坊港调度员于佳介绍:“系统应用前,自卸车司机干多干少挣一样的工资,干劲不足;系统使用后,司机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个人当班作业量,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并且自卸车不用绕路上磅称重,也可以实时获得作业进度,调度员能及时调整转场作业机械配备,更加合理地安排船舶靠离泊计划。”据悉,港区作业时,由于货种杂、货运车辆多、生产状态繁忙,流动机械及集疏港车辆很难找到最优的路径。干散货码头管控系统利用DGPS定位系统和港区GIS图,通过混合蛙跳算法与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使流动机械准确到达最优作业区域。同时,可实时推送至相关流动机械,提前调度就位,提高码头负载均衡调度效率,大幅降低作业成本。“‘连钢创新团队’是我们的榜样!”山东港口潍坊港信息化团队成员刘强说。有目共睹。在智慧码头建设上,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实现了全球领先,成为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背后,“连钢创新团队”用了7年时间,“白加黑”“5+2”,自主创新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并推出了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以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全自动化码头科技向全球港航业奉献了“中国方案”,成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运营标准的制定者与引领者。为了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山东拿出“真金白银”。省财政厅副厅长孙庆国说,“每年将安排规模不低于120亿元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四个重大’领域创新项目实施。”今年,山东省级科技投入增长10%,由120亿元增加到132亿元,全力助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
(来源: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