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特别策划 > 正文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高等教育要立足创新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高等教育要立足创新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03-06 19:00:0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华网·山东频道报道 开局“十四五”,展望2035。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二篇就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方位中,高等教育该如何准确功能定位,强化使命担当,深化综合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创新发展?

在3月6日上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刘晓静教授发言,传递了来自山东教育界的声音。

刘晓静提出,首先,高等教育必须服从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互为支撑,一方面,教育已经成为民族复兴梦的“强大引擎”;另一方面,随着大国崛起,教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正快速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一批高校已经逼近“世界一流大学”第一方队,众多高校国际排名实现了飞跃,这些都得益于综合国力的增强。

迈入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等教育作为最主要的人力资源供给阵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要不断优化适应新发展格局需求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以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勇担历史使命。

刘晓静发言的第二点指出,培育创新型人才是“十四五”时期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知识驱动。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创新型人才对老龄化“人口债务”的人均抵消能力越来越强。据有关预测,2020年我国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业人员总量达到1.4亿人,超越了美国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才数量,理工科学生、工程师数量更占尽优势。只要我国高等教育保持一定规模并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加上很多创新者退而不休,我国创新型人才的绝对值和人口占比将持续增长,我国将开始享有“创新性人口红利”,这才是我国参与大国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信心所在。

1.jpg

另据统计,山东籍国家杰青新增数量已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一,有望在未来成为两院院士等大人才数量排行第一的省份,山东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将有力支撑山东省的创新发展。

因此,为让创新的动力更加强劲,高校要将创新型人才培养列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为国家不断扩大创新性人口的数量。

第三,刘晓静认为,挖掘整合创新资源是实现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要以创新创业、创新转化引领内循环。我国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千万计的在校大学生,以及走进社会的上亿高校毕业生中,蕴藏着海量的创新智慧,是国家发展绝对可以依赖的创新力量。如果这些海量创新智慧得以有效激发、转化,以此形成的发展新动力、新供给,将有效地支撑内循环。

另一方面,国内国际双循环,也应是创新全要素和全球创新资源的循环,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以人类创新共同体和全球创新体系为支撑。为此,要加大我国的创新吸引力,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互利共赢为前提,吸引、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参与循环、落地转化,实现创新国际合作的新发展。

关键词:刘晓静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