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其中有7处提到山东法院工作。
报告摘要
青岛法院在4小时内组织完成听证并裁定解冻资金,使被起诉的呼吸机企业迅速投产运营。
工作回放
北京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申请解除执行保全案
——依法保障涉疫企业复工复产
【案情简介】
北京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医疗呼吸机制造、销售的民营企业。2019年12月,该公司因保证合同纠纷被某银行诉至法院,要求承担5100万保证责任。根据原告申请,法院依法诉中保全了该公司的相关银行账户。新冠疫情爆发后,该公司成为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紧急任务调配单位,承担呼吸机的供应保障工作,同时该公司承担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呼吸机定向生产出口任务。因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制造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冻结账户影响该企业呼吸机设备的生产、出口任务和疫情防控大局。2020年4月29日,中院了解到该情况后,快速反应,迅速组织各方听证,依法通过网络查控系统,4小时内解除对该企业银行账户查封,为涉疫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典型意义】
该案是青岛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依法审慎善意文明执行,为防疫企业复工复产,“六稳”“六保”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典型案例,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报告摘要
苏州、威海等法院紧急准许处于破产阶段的企业恢复生产,确保紧急医疗物资供应。
工作回放
鸿宇医疗破产重整再造“凤凰涅槃”
泡在车间查看新设备运行情况、与相关负责人探讨厂房改造计划、和客户洽谈新订单、重新调整改革公司规章制度……这几天,山东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宇医疗公司”)董事长苗迎阳时常步履匆匆,电话更是一个接着一个。
“鸿宇医疗公司顺利破产重组,给所有鸿宇人注入了强大的信心。”苗迎阳说。据介绍,从负债累累到单月产值破8000万元,鸿宇医疗的“重生之路”仅用了4年。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将强化破产审判作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对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坚持不走简单破产清算的路子,千方百计“破而促活”。鸿宇医疗公司破产重整案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
定准调子以“救治”企业为先
鸿宇医疗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生产一次性使用无纺布医疗用品等。其拥有14项国家专利、27个商标和30个产品注册证书,并通过了欧盟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美国FDA注册及欧盟CE安全认证,所生产的真空采血管等产品曾一度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但因经营不善,企业随后陷入了濒临破产的境地。
若直接破产清算,将导致企业最具价值的经营资质、市场资源无法继续使用,632名工人面临失业,债权人无法受偿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为此,威海经区法院第一时间启动府院联动机制。
区工委管委高度重视该案,迅速成立了区企业破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拟定工作方案。
通过分析研判,领导小组提出了“只要企业还有一线复活的希望,就要想方设法重整”的总基调,并形成了“工委领导、管委主导、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的府院联动破产处置机制。
4年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管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先后召开30多次专题会议,统筹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招商引资等工作,一揽子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市场分析、稳定评估、债权人矛盾化解等一系列破产衍生问题,力促企业重整再生。
找准路子对症开出重整“药方”
2016年4月1日,威海经区法院根据山东安渡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的申请,裁定鸿宇医疗公司破产重整。区企业破产处置工作组全面接管后,排查出鸿宇医疗公司的五大“症结”:劳动力密集;债务数额大,账面负债总额7.01亿元;债权人多且分散,涉及债权人397家;评估资产3.9亿元,且所有资产全部对外抵押,无可变现财产,债务清偿难度大;原有家族管理层撤离,企业管理空虚,账目管理混乱。
针对上述困境,区企业破产处置小组从人力、财力、物力方面入手,对症下药,精准施治。
强管理,稳职工,解决“人”的问题。针对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混乱、原有高管全部离职、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的问题,搭建了“总管—主管—部门负责人—员工”层级管理模式。区管委精心挑选了1名多次参与企业破产重整的机关干部担任协调联络人。威海经区法院则牵头成立由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组成的高水平专业管理团队全面接管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制度等方式,将管理成本降低了10%,迅速扭转了企业的混乱局面。此外,优先为员工发放拖欠工资、补缴社会保险,重整期间累计清偿职工债权987万元,补发销售团队提成1800万元,并提高加班补贴标准,迅速稳定职工情绪。
注入启动资金,增加企业资产,解决“钱”的问题。威海经区法院妥善处置不正当竞争纠纷、房屋租赁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破产衍生诉讼49起、涉案金额9269万余元,确保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区管委安排应急周转等各类资金8000余万元,协助解决鸿宇医疗公司资金周转、生产经营等问题。新冠疫情发生后,区管委又向鸿宇医疗公司投入应急启动资金300万元,威海经区法院第一时间许可其扩大生产,省、市、区三级业务主管部门靠前协调,解决其原材料供应不足、物流运输不畅、职工上下班不便等难题。仅用3天时间,鸿宇医疗公司就恢复了4条口罩生产线,最终6条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日产能从2.4万件增至10万件,4个月内累计生产防疫物资1400万件。这不仅为抗击疫情作出突出贡献,企业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
开拓国内外供销市场,稳定销售队伍,解决“市场”问题。针对威海某公司假冒鸿宇医疗公司在俄罗斯销售产品的侵权行为,威海经区法院第一时间指导管理人向海关、药监、公安等职能部门报案,第一时间受理诉讼并及时依法判决侵权方赔偿。同时,以政府信用作背书,有效维持了鸿宇医疗公司与450余家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合作关系,确保生产有原料、销售有渠道。
迈开步子打通重生“任督二脉”
在前期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的最大效用基础上,威海经区法院指导破产管理人以做通债权人工作为突破口,通过数据测算比较,耐心细致地引导债权人认清破产重整更有利于实现权益最大化。经过与397家债权人的多次沟通协商,确定职工债权、税款债权和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在评估值范围内全额清偿,5万元以下的普通债权全额清偿,5万元以上的清偿比例达16.17%,较破产清算状态下的清偿比例提高了6.4%。与此同时,多数债权在重整草案裁定批准后的3个月内即实现清偿,最终促使重整方案得以顺利通过。
另一方面,经区管委将招引重整投资人作为招商引资工作来抓,给予投资人招商引资的同等政策。在与40余家意向投资人展开多轮合作谈判后,最终促成威海华商锦缘贸易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进行打包收购,同时吸引外资500万美元,共盘活企业存量资产近2.4亿元,实现了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经济效果的多赢。
重整4年来,鸿宇医疗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年均增长10%以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润3000余万元。如今,鸿宇人干劲十足。苗迎阳表示,公司目前正计划购置新的办公和生产场所,以进一步扩大产能。预计今年产值与去年相比将增长5.7倍,利税增长6倍以上。
报告摘要
湖北、湖南、四川等法院依法审理涉长江禁渔案件,山西、内蒙古、山东、甘肃、宁夏等黄河流域9省区法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协作,共同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
工作回放
陶凯元出席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推进会强调构建流域司法机制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值讲话一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在山东东营召开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推进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甲天,山东省东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必昌出席并致辞。会上签署了《黄河流域9省区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
唱响黄河大保护的时代之歌
冬日斜阳,寒风扑面。这个季节的黄河三角洲,格外静谧安详。万里黄河终于在这里放慢奔流的脚步,卸下满身疲累与风尘,向世人展现出自己最婉约的扇面,一路潺潺向东,注入浩瀚渤海,结束她5464公里的漫长征程。
黄河入海口如今的生态环境如何?当地各级法院如何发挥司法职能护送母亲河安澜入海?带着这些问题,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记者一行四人来到“法护绿水青山·大江大河”融媒体报道的最后一站——山东东营。
设机构:织密司法保护网络
九曲黄川裹挟着从巴颜喀拉山一路带来的泥沙,夜以继日地冲刷沉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在这里一层层向着大海不断延伸,数以万计的珍稀鸟类在此栖息云集,繁衍生息。
2020年5月,东营市垦利区人民法院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门设立生态湿地保护巡回法庭,对涉生态保护区环境资源案件实行集中管辖,驻地审判。这一举措意味着东营法院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网已经延伸到了入海口。
设立专门审判机构,织密司法保护网络,是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基础。为此,东营法院早在2011年便开始谋篇布局。那一年,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了山东省首家环境资源审判庭。
“我来自黄河入海口,东营就是要有自己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才能更好地保护黄河,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资源。”自环资庭成立伊始就担任庭长的杨秀梅回忆起当年去外地“取经”的往事,依旧难掩激动。
如今,东营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团队日趋完善,审判机制日趋规范,员额法官3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2名的“3+2+2”办案模式和三审合一的审理机制日益成熟。
2016年6月,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2020年5月,各县区法院均单独或者加挂环境资源审判庭牌,就近受理辖区范围内的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
几年间,东营法院步步为营,逐步织密黄河流域生态司法保护网。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结合东营地区黄河三角洲入海口的环境资源案件特点,东营法院探索设立黄三角生态系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制度,通过不断完善机构和人员设置,实现辖区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全覆盖,着力打造环资审判“东营特色”。
强审执:严办黄河流域案件
年仅40岁的土地上印着一串串鸟禽的脚印,或深或浅;波光粼粼的湿地水面上,几只白鹭翩然起舞;密密匝匝的芦苇荡,随风摇曳,瑟瑟作响;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鸟类大熊猫”东方白鹳自由盘旋。
一幕幕和谐的画面勾勒出黄河三角洲的美与奇,也描绘出东营法院立足审判职能,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剪影。
——2017年12月,利津县人民法院依利津黄河河务局申请,依法向侵占黄河堤防工程,种植树株并埋设灌溉管线的张某开展调查,使其认识到拒不执行的严重后果,自行恢复工程原貌。
——2018年12月,东营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东营区人民检察院诉东营市水利局行政公益诉讼一案,当庭判令东营市水利局对黄河支流武家大沟被毁坏的堤坝予以修复,恢复原状。
——2019年4月,东营中院审理一起涉黄河三角洲大汶流林场的土地租赁纠纷上诉案件,依法判决解除相关合同,返还大汶流林场8000余亩土地,恢复自然生态。
——2020年11月,垦利区人民法院妥善审理一起在黄河口管理站违约增加牧牛群数量,乱搭乱建,过度放牧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合同纠纷案件,确保退养还湿。
……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东营各级法院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打击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三年来,东营法院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104件,涉及土地面积20.1万亩,实现退耕还湿、退养还滩面积7.25万亩,关停退出油井648处。
谋合作:凝聚各方环保力量
谈黄河治理,离不开黄河河务局。
摊开黄河河口防洪工程图,黄河河口管理局工程管理处副处长刘宝玉像讲述自己家孩子的成长经历一样,向记者悉数介绍着这几年黄河两岸滞洪工程、控导工程的建设情况。
“今天这次会议开得我心里很敞亮!黄河工程建设的推进和维护离不开司法力量的参与,有法院在,我们放心啊!”刘宝玉卷起工程图,边回答记者的提问,边健步向会场走去。
2020年12月23日,东营中院与黄河河口管理局联合召开黄河三角洲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机制座谈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黄河河口管理局及其下辖的东营河务局、河口河务局、垦利河务局、利津河务局四个县级河务局相关负责人。与之相对应,东营中院、东营区法院、河口区法院、垦利区法院、利津县法院院长出席此次座谈会。
会上,河口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各县区河务局局长交流了防洪工程监管、行政执法及生态保护工作方面的司法需求。与会人员就深入开展执法司法业务交流、法律培训、法治宣传教育,共同推进完善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保护长效机制达成共识,并就进一步加强联动协作提出措施和建议。
2020年,是东营法院与黄河河务部门联系日益紧密的一年。
2020年9月,东营中院与黄河管理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机制的意见》,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等工作。
同年同月,利津法院与利津县公安局黄河派出所、利津黄河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成立利津黄河河道生态环境保护联勤联动办公室。
“过去河务部门和法院就是偶然性联系,如行政执法遇到困难,法院被动接受案子,进行司法确认和强制执行。如今双方建立起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机制,法院靠前一步,主动担当,可以充分发挥司法部门对行政执法的保障作用,避免行政处罚决定书‘一纸空文’执行难的问题。”利津黄河河务局水政科副科长纪海琳说。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保护黄河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凝聚起各职能部门合力,也需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推进。近年来,东营两级法院主动与环保、林业等行政机关形成执法司法联动,与公益组织、环保NGO进行对接,提供司法服务。
航向一经标定,航道无限广阔。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职工张金海说:“从成立专班机构到大力打击破坏黄河生态的违法犯罪,从加大法治宣传到开展多方联动协作,东营两级法院保护黄河的力度、深度与广度与日俱增。这些举措都为把东营建设成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地区和先行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报告摘要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15个省区市的305个试点法院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司法效能明显提升。
工作回放
济南中院全面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最高法院的相关规定,实行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需求,济南中院作为试点法院之一,结合全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重点围绕五个方面的改革内容,细化了操作规程。根据《实施方案》,全市法院将优化司法确认程序,加强对多元解纷机制的司法保障。建立健全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严格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入册程序和退出机制。细化司法确认案件的管辖规则,明确不予受理的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类型和需要严格审查的调解协议类型,规定应当裁定驳回司法确认申请的7种情形。
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发挥小额诉讼程序的制度优势。进一步明确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范围、标的额的计算方式,小额诉讼程序转换的具体规则,小额诉讼程序的审理规则和文书简化要求。
完善简易程序规则,促进审判质量和效率相统一。进一步明确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范围、简易程序审理和程序转换的具体规则以及文书简化的具体要求。
扩大独任制适用,推动审判组织与审判程序精准匹配。进一步明确独任制的适用条件、独任制向合议制转换的具体规则以及二审独任制的审理期限。
健全电子诉讼规则,有效回应互联网时代诉讼需求。细化在线庭审的规程和电子送达具体规则。
为保障改革试点工作的稳步有序推进,济南中院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改革工作。各基层法院成立工作专班,根据新审判模式的需求,积极推进速裁、快审和精审团队的配置,确保审判资源分配与审判程序、审判组织形式的改革相适应。同时,进一步完善案件分配机制,加强立审执程序衔接,升级完善流程管理系统,再造一项程序衔接、精准转换,环环相扣的案件办理流程。
济南市高新区法院实现小额诉讼审理“集约化”,诉源治理实现“网格化”,审判流程配置“专业化”,积极打造“高新样板”。2020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1564件,结案11559件,结案率97.63%,裁判自动履行率71.79%,15名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771.3件,平均办案天数40.47天,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96.05%。
济南市市中区法院小额程序选择前置,2020年,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受理案件4542件,审结4269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到27.08%,平均审理期限缩短至16.26天,审判质效居全市前列。
2020年1-10月,济南市历城区法院调解成功案件2073件,其中诉前调1993件、执前调80件,这是该法院诉前调解案件首次突破2000件。通过调解的方式结案,将案件化解在诉前,既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又有效释放紧张的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同时,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
报告摘要
山东法院清理查封土地和海域使用权,释放土地资源4.9万亩、海域使用权3888公顷。
工作回放
为更好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双招双引”工作,山东法院对涉及查封土地和海域使用权的4751起案件进行了专项清理。通过司法处置、协商和解等方式,释放土地资源4.9万亩、海域使用权3888公顷,使59个重点项目得以加速推进,415家被执行企业达成和解,为企业实现债权62.8亿元,依法释放生产要素,为推进改革攻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烟台中院依法查封了国恒公司21.9亩土地,该宗土地在查封前,因欠缴出让金等原因闲置多年,法院先后5次沟通协调,促成土地使用权成功拍卖,既兑现了申请执行人的所有债权,又将土地资源彻底盘活。
王某某与烟台国恒置业有限公司等民间借贷纠纷案
王某某与烟台国恒置业有限公司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烟台国恒置业有限公司等偿还借款及违约金。
判决生效后,因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1月立案执行。诉讼过程中该院保全查封了烟台国恒置业有限公司的土地使用权21.91亩。该土地位于烟台市芝罘区黄务街道办事处篆山村,临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利用价值很高。而被执行人债务累累,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欠缴巨额土地出让金和税费2000余万元,这导致土地被闲置达十余年,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期间用地规划已变更两次,被列为芝罘区历史遗留项目。
烟台中院执行局在立案执行后立即实地查看土地现状,并于2019年4月10日经网络委托某评估公司评估。因用地规划发生变化,评估过程中需按调整后的规划指标及容积率评估,同时要厘清历史欠缴的土地出让金情况。该院先后五次向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去函协商处置办法。因土地情况复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经多次研究,历时一年多时间,于2020年4月30日来函同意法院按新的用地规划拍卖,同时确定本次拍卖应追缴欠缴的土地出让金为2056.04万元。烟台中院于2020年6月9日裁定拍卖涉案土地使用权。通过充分招商,2020年7月14日,经淘宝网网络司法拍卖,该宗土地以5500余万元竞买。2020年8月10烟台中院出具拍卖成交裁定书,将涉案土地使用权交付。该拍卖所得款项在清偿申请执行人王某某债权后,与烟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协调于2020年10月份补缴土地出让金,同时,向烟台芝罘区税务局补缴税款500余万元。近期已协助买受人办理完毕使用权过户手续,下一步即将开工建设。
该案土地使用权因历史原因十多年闲置,宗地情况非常复杂,欠缴巨额土地出让金和税款,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烟台中院积极协调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确定具体的评估拍卖方案,经充分招商后拍卖成交。既兑现了申请执行人的全部债权,又将拖欠国家的土地出让金、税款清缴到位,将闲置土地资源彻底盘活。实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报告摘要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安徽、山东、湖南、陕西、兵团等法院推进少年家事法庭建设,确保未成年人得到特殊、优先保护。
工作回放
山东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在专门机构建设、特色制度完善,帮扶帮教创新、司法救助和法治教育等方面扎实推进,切实保护涉案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在内设机构扁平化改革中,探索人民法庭加挂少年法庭牌子以及设立法官工作室的模式,对如何保持少年审判专业化进行先行先试。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德州平原法院和平邑法院在全国法院率先挂牌少年法庭,菏泽市两级法院也迅速统一挂牌。
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坚决从严从重打击,毫不手软。对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现司法温度。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七大典型案例,临沂中院审理的被告人何某强奸、强迫卖淫、故意伤害被判死刑案,山东高院跨省对被害人甲巴某某司法救助案入选。
创新未成年人审判法庭设置模式和工作机制,威海文登法院、青岛市南法院联合妇联、省关工委等部门建立少年家事诉讼联调机制,挑选有专业有热情的志愿者担任调解员,将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相结合,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处理少年家事案件。
针对校园欺凌,德州中院开展校园先议探索,在职业院校、中学内部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先议办公室,对学校发生的欺凌事件,提出专业处理意见。
山东高院以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和宣传,近三年来,约三万多学生走“中心”,接受法治教育。
报告摘要
服务扩大对外开放……外国当事人主动选择或将国外仲裁变更为我国海事法院管辖,彰显我国海事司法的国际公信力日益提升。
工作回放
山东法院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服务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20条措施,审结一审涉外商事案件1170件、海事案件2131件,为“一带一路”、上合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依法行使海事司法管辖权,审理扣押外轮案件19件,境外当事人主动申请我国法院管辖。利比里亚籍“狮子”轮案,涉及6个国家和地区,7家境外当事人申请青岛海事法院扣押该轮,标的额2000万美元。在船东弃船的情况下,法院经多方沟通协调,妥善安置并顺利遣返21名外籍船员,成功拍卖该轮船,溢价率19.7%,得到了各方一致好评,实现了多方共赢。
(来源:山东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