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黄河、长城、丝绸之路三线相融,打造中华民族新的史诗

黄河、长城、丝绸之路三线相融,打造中华民族新的史诗
2021-06-22 11:51:1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华文明之所以不曾中断、气韵悠长,也是由于这个文明的尺度、场域、体量、结构和功能,给了她强大的生命力,使她在各种危难和挑战中,拥有足够的韧性,使她很难被扳倒、打败,使她始终保有一口绵绵不绝的元气,向死而生、反败为胜,渡过重重劫难。中华文明之所以青春永驻、长生不老,也是因为这个巨型文明的尺度、场域、体量、结构和功能,使她始终处在内部和外部能量的交换当中,多元多样、风击云荡、相辅相成,儒释道、大运河、农耕与游牧、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大海生巨鲸,高天起鲲鹏!这大尺度、大场域、大体量、大结构、大功能,带来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文明大景象。

黄河、黄土地、炎黄子孙,这就是中华民族日夜不息、波澜壮阔的流动史诗和中国故事。

历史温度与精神结晶

大体量、大质量带来大温度和大的向心力与辐射力。如同太阳,它的引力会俘获一系列行星,它的高温高热和不竭燃烧,穿透黑暗和距离,散播光明。文明、历史和民族,是一个活体,也有它的高温区域,有它聚变燃烧中最早、最多、最激烈的地方,有它冶炼、结晶、成型、壮大的原点和坩埚。黄河、黄河文明就是这样的坩埚、区域和锋面。

费孝通先生使用了“多元一体”来阐释中华民族结构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多元”指的是中华民族所包括的56个民族单元,“一体”指的是中华民族。他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实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来阐释中华民族的各民族从多元(源)到一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发展进程。他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可以说,维系统一、各族一家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此基础上,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多元一体”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推动“一体”的力量,是自然地理基础、天下大势、历史力量所构成的力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锐角、方向、势能、锋面在哪里?在黄河、长城、丝绸之路这三条横贯东西的平行线上。

黄河曾独享一个字——“河”。黄河不仅是一条河流,也是一条精神之河、象征之河。“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不仅是浪漫的诗句,也是漫长的文化想象。在《史记·大宛列传》里,张骞的“凿空”,不仅在联络大月氏以断匈奴右臂,也是为寻找河源。在历朝历代的志书中,在中国古人的观念里,认为黄河源于昆仑绝域,源于中华民族的神话之山、精神之山——昆仑,她与发源于昆仑的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连为一体,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最低点——罗布淖尔,汇成文献典籍所言的“盐泽”“泑泽”“蒲昌海”“牢兰海”,之后伏流于沙下,浸通出黄河。这种观念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间,朝廷不断派出寻找河源使,一路上溯、风餐露宿,确定了青海卡日曲这个地方,才得以澄清。黄河百折不挠、一往无前、气吞山河的自然伟力,从来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象征。

关键词:黄河,长城,丝绸之路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