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雷锋,离你我有多近?

雷锋,离你我有多近?
2023-03-05 10:10:4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60年前的今天,一个年轻人的名字响彻全国。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学习雷锋好榜样……”一代代人唱着这首歌走来。60年,雷锋已融入几代国人的集体记忆。

(一)走近他,读懂他

当我们在精神符号之外凝视雷锋,将他还原到他生活的场景中去,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他。

这是一名炽热的年轻人,有干劲闯劲、热爱生活、心怀理想。他是爱写小说、诗歌的青年,也是学骑摩托、学开汽车的小伙,他同样拥有青年人一样的爱与哀愁。

抛开偶像光环,雷锋是平凡的年轻人,就像你我身边一个小伙儿,像你我一样可亲可近。不同的是,他总以满满热情,向周围人释放善意。

为什么是雷锋?为什么他那么执着于做好事?

要想读懂他,就要把他当做身边人去感受。

雷锋拿到的不是一路开挂的“剧本”,相反,命运对他设置了重重关卡。雷锋出生在长沙望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年仅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

解放后,雷锋分到了3.7亩耕地,还有生活用品;10岁时,雷锋在乡政府资助下上了学;之后,雷锋当过记工员、通信员、拖拉机手;参军当兵,一步步成长……

雷锋乐于助人的一个重要内驱力是感恩。因为他经历过痛苦,所以才会想着让身边的人摆脱痛苦。

读懂他的人生,就会读懂:他的真,他的善,他的积极,他的向上,不是想得到什么,而是为更多的人带来什么。

(二)一滴水,一线阳光

雷锋一生,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多是一点一滴的小事。

这些小事汇聚成流,写出一个普通人不平凡的人生。

这正是雷锋精神的一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接近他。“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凡人小善,最为动人。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生活中对待他人保持一份善意,这都是传承雷锋精神。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注册实名志愿者2043万人,志愿服务组织19.4万个,开展相关活动90.9万场次,服务惠及群众3701.5万人次。

各行各业的“热心肠”充实到志愿一线,活跃在基层治理、环境保护、扶老育幼、便民服务、防灾抗灾等众多领域,从雷锋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在力所能及的小事中发光发热。哪怕说一句温暖的话,伸出一次援助之手。

关键词:雷锋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