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著名画家张志民“墨团团”里的气度与情怀

著名画家张志民“墨团团”里的气度与情怀
2021-04-02 18:45: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品寿石七品官》

《荷塘晨曲》

张志民:齐鲁气度与家国情怀

近现代以来,以传统绘画的笔墨语汇和图式结构去呈现某个地域的山水境象,并寄托展现更为闳阔的家国情怀,将山水画的叙事性、象征性以及文化寓意更大程度地激发出来,成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傅抱石、钱松喦等艺术大家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在表现革命圣地山水和毛泽东诗意山水中,赋予了山水画一种更为明确和深沉的社会寓意,并且随着学术文脉的延续和发展,成为当代山水画坛普遍关注的表现主题。而在北方的齐鲁大地上,作为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张志民长期致力于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合,不仅创作了许多堪称经典的时代力作,而且呈现了山水画家的社会思考和人文关怀。

张志民对齐鲁文化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家国意象,有着十分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并在作品中体现出十分个性化的笔墨语言特质。例如在表现抗日题材的《抗寇英雄传》(2012年)以及泰山题材的一系列作品中,都凝聚着对于历史文化的叙事与抒怀。表现儒家文化和孔子讲学的作品《写意孔府》(2012年)、《子在川上曰》(2017年)等,展现出在一位成长、栖居、生活和思考在齐鲁大地的画家身上,由内而外地散发的强劲的艺术自信和文化自觉。正因如此,在多年以来的创作实践中,张志民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笔墨特质的绘画风格,其笔法之中既融汇了纵横肆恣的豪放力度,也包容着文人写意的酣畅淋漓。

在表现水墨乡情的系列山水作品中,张志民吸收了现代绘画的光影视觉,不仅将氤氲、润泽的墨色引入画面,而且善于在黑白语汇之中寻找章法布局的变化,擅长在历史和现实的转换之中塑造自然境象。而在张志民创作的都市题材写生作品以及鸿篇巨制的主题性山水创作中,可以看到他对传统笔墨精神的继承和理解,既非常自觉地融入了干湿浓淡变化丰富的笔意质素,也将文人笔墨的意趣注入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之中。

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都市文化和国际语境中凸显本土化的内在力量上,张志民一直站在的文化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例如在表现北方大山大水或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系列作品中,他不仅在黑、浓、焦、润的笔墨变化中去寻求自己的绘画风格,而且常能从大处着眼,以充满霸悍之气的笔墨呈现齐鲁文化的雄厚、笃实、博大和深沉。此外,从张志民的书法题跋和金石印章中,亦能看到一位出身于齐鲁文化的北派画家对于山水家园的诗意观照和独到理解。与此同时,张志民的文化自觉还体现在从画院体制到学院体制的宏观文化格局,以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讲述家乡故事、中国故事,展现山水写意文化穿越古今、中西的普适性价值。尤其是在近年来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和国内外重要展览中,张志民的诸多山水画新作不仅显现了他是如何将南与北、古与今、中与西的艺术格趣有机结合,于杂糅之中追求新变,同时让我们看到一位已经功成名就且具有重要影响的山水画家,在创作态度上毫不放松的自我要求和砥砺奋进的艺术自觉。

从绘画技法层面来看,张志民的山水作品有焦墨亦有指墨,皆体现着他对传统山水绘画的深厚理解与求新意志。而指墨绘画更解脱了传统毛笔介质的束缚,完全以手掌、手指去运用和控制笔墨,形成了一种圆融自如的水墨挥洒和创作手法。而且,指墨绘画特别强调创作过程的主体经验,从而又与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的粗犷画风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可以说,张志民的指墨绘画不仅承继和建构了独特的语言风格,而且对于这种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形式得以发扬光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与实践中,将传统的绘画技法进行了当代性的实验转换,这既是张志民对于当代山水画创作的一个创新贡献,也是他在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研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我们以往谈到中国画的笔墨传统,更多偏重对其清雅蕴藉的内在静美的观照,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进程中,尤其更需要将雄强深沉的北方文化及其精神气质纳入到传统主流的内容结构之中加以呈现和拓展。就这一点来看,张志民的山水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演进与拓展即具有独特的建构价值。(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书法”系列

《千山磊落收云气,四海光明耀日华》

关键词:张志民,张大石头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