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大道不孤——2022年度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郁郁朝花·乔宜男作品展”在京开幕

“大道不孤——2022年度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郁郁朝花·乔宜男作品展”在京开幕
2022-08-12 11:59:4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郭石夫(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乔宜男作品的精彩之处在于他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一种形式语言。他的作品既不是老的传统的中国花鸟画,也不是那种西方的完全抽象了的绘画。他的作品让人感到很清晰也很轻松,有他自己的形式语言,而且很当代,走出来他自己的一条路。原则上来讲,我们的传统中国画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绘画,它里面的诗书画印它包括了很多的个人文化修为,它不是一个只呈现一种视觉美的艺术,它是一种心灵的、和人进行一种灵魂沟通的艺术,新的绘画语言就会给人呈现一种视觉的美感,因此我觉得艺术的可贵就在于它的形式语言。乔宜男找到了这种语言,所以我始终觉得他不必非要往传统里靠,或者是往某一家靠,他要走自己的路,他要坚持他自己的这种风格,一路走下去是最好的。

图片

展览现场

田黎明(中国画学会会长):乔宜男的花鸟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把中国文化人文儒道的一种精神体现在了他的笔墨当中。他的绘画虽然画的是花鸟,但实际上它更多的反映的是他的人格、理想、追求。更多的是呈现他对时代人文精神的一种追寻和体验,也是对时代劳动者真善美的一种追寻和体验,更是对自然的深切的体悟和体验。在笔墨的探索中,他把生活和情感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正是生活和情感铸就了他在笔墨当中一种深邃的人文思考。可以说,他把老子所讲到一种赤子之心点点滴滴注入在自己的作品中,使他的笔墨生发出一种浓郁的当代人文景象。此外,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是有个人独特的认知和理解的,而这种认知和理解主要体现在形式的探索,这种形式的探索也吸收了一些构成的元素和分割错位的元素。他创造了自己的绘画语言,这种绘画语言是一种平淡醇厚的境界。他的一切笔墨,一切造型都是围绕着这样的一种审美理想来生发的。

张晓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花鸟画历史上大家辈出,在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中是最具传承性的,同时也是最难有所突破的,所以对于花鸟画家来说,如何成就自己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必须要创新。我们知道,任何创新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对于艺术家来说,传统是一个伟大的黑洞,它既令你着迷,又吞噬你。或许乔宜男正是在漫长的学习传统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这种危险,他所有的墨法、笔法、造型、结构、意境的营造等都来自传统,虽然中国人为文作画讲究笔笔有来处,但无中生有才是艺术家最伟大的地方。乔宜男自从来到中国国家画院,每年都在改变,他在痛苦的挣扎中逐渐摆脱了造型和笔墨的束缚,找到了自己的个性,带来了花鸟画的一片生机。他作品的新意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结构新,他超越了写实主义,以个人的世界体验创造了中国花鸟画前所未见的新结构。第二是新形象,艺术家从来都是相信心灵而不相信眼睛的,中国传统画家聆听大自然的风声、溪水的流淌和鸟叫声,用心体悟世界。乔宜男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进步,他在无数观察和体会中,创造出新的形象。第三是新笔墨,即破除传统的五笔七墨,笔墨源于心灵而非程式,乔宜男近期的作品的笔墨运用基本是源于心灵的。

图片

展览现场

杨晓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乔宜男是一位基本功非常扎实的艺术家,研究生期间他就已经显示出在没骨、破墨、淡墨等手法运用上的娴熟。这一时期,我称之为是乔宜男的“水墨琉璃”画风阶段,我们从这次展览中他早年的作品上,能够非常鲜明地感受到这种画面的湿润与淋漓。随着画幅扩大和题材的进一步丰富,乔宜男在画面表达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回溯古法,大量运用干笔、皴擦、逆锋横笔、焦墨等施之于画面,比之前的作品更有力,更深刻,更具有穿透力。我相信乔宜男在日后的创作中,还将会有新的尝试与新的审美追求,我也十分期待看到他未来的作品。

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这个展览让人耳目一新,首先作品量非常大,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乔宜男这些年来在完成中国国家画院的各项工作以外,还潜心对中国画做了很多研究、探索,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创作,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大规模展览。更令人欣喜的是,他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绘画的研究不断创新发展,因此今天展出的作品让人感觉很有新意。从早期传统的工笔画创作一路走来,到今天清新、靓丽、轻松、当代的面貌,他用自己独特的构图语言,构成了一种中国画新的形式美感。新创作、新题材、新构图、新语言、新理解、新表达方式,都是这个展览值得欣赏和交流的地方。乔宜男的创新立于传统,立于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也立于对新历史时期国家新发展繁荣的时代特征。他的线条、构成、没骨表现手法把中国画的墨韵表现得很好,让观众很惊喜。

图片

展览现场

关键词:乔宜男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