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栖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1+235”总体部署、“10+6”工作体系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求突破、苦干实干开新局,山清水秀的幸福新栖霞昂首起步、加速成势。
01
一年来,坚持科学精准,疫情防控有序优化。
市级领导领衔7大片区指挥部,21个工作组、13个专班高效运转,扛起防疫“硬核担当”。“大数据+网格化”精准施策,在烟台率先实现密集场所监控全覆盖,织密疫情防控防线。我市常态化防控和突发应急处置的经验做法,在烟台推广学习。
02
一年来,坚持靶向施策,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锚定目标任务不放松,高频高效调度、精准精细发力,经济发展在强基蓄劲中稳健前行。突出抓产业促转型。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鲁电线材荣获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称号,双圆通用件成为省首批科技“小巨人”,15户企业列入“倍增计划”。突出抓项目增后劲。树牢“项目为王”,精心谋划80个总投资411.9亿元重点工程项目,48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15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全年开展招商活动20多次,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3%,康林智能装备等项目相继落地。
03
一年来,坚持更新提升,城市面貌绽焕新颜。
突出为民建城,以空前的力度,加快城建提速、内外兼修,山水宜居城市在塑形铸魂中提升能级。空间布局日臻优化。“三区三线”划定完成,顶层谋划城市布局,高位推进城市建设,老城区集约高效、宜居适度,滨湖新城高颜值环境、高品质业态全面彰显。城区改造焕然一新。芳邻学府和古镇南苑安置项目开工建设,4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翠新家园、小雾滋夼回迁安置。霞光路、跃进路、庄园路等9条道路竣工通车,民生路、翠屏路东延和文化路北延全部贯通。“三河”治理精心实施,民生桥、山城桥、庄园桥改造有序推进,盘活栖霞古镇,推动牟氏庄园改造提升,城河互融、人水相亲的滨河景观带初具规模。新城建设全面起势。“四纵四横”路网开工建设,新一中、新人民医院按期建设,红色文化人才培训基地、消防总站主体封顶竣工,新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启用。
04
一年来,坚持融合并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
多维度优化整合资源,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乡村振兴战略在补齐短板中全域推开。深化全域党建统领。加强顶层设计提领。谋定“1+5+10+2”实施体系,统筹开展10大攻坚行动。注重示范带动引领。示范试点各美其美,“百村示范”样板村全部开工、精致呈现,12个村入选省“十百千”示范村创建名单。
05
一年来,坚持创新引领,园区动能不断释放。
松山产业园“一年拉框架”开局出彩,园区1.0版重塑优势,园区在合作共建中迸发活力。规划服务高效集成。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优势产业加速集聚。
06
一年来,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跻身省首批“整县域推进生态振兴”重点县行列,山清水秀生态优势在治理保护中巩固提升。
07
一年来,坚持民生为本,民生实事高效推进。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财政投入占比达到85%,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持续增进。社会保障厚实有力。年初承诺32项民生实事全面兑现,民生领域问题专项整改标本兼治,“结亲连心”为民服务走深走实。民生短板加快补齐。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投资4.5亿元开工建设新一中,机关幼儿园建成交付。聚焦医疗设施水平提升,投资6.5亿元开工建设新人民医院,投资5.8亿元的中医院新院区主体完工。聚焦供热供暖能力提升,投资3.4亿元新上燃气锅炉2台,新建换热站15个,新增集中供暖70万平方米,铺设管网45公里,实现城区供暖能力和管网“两个全覆盖”。社会治理全面加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须臾不松狠抓安全生产,全面开展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08
一年来,坚持从严从实,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倡树“严真细实快”作风,讲政治、强作风、比贡献,政府自身建设在提速增效中走在前列。
二
2023年政府主要工作安排
总体要求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总抓手,深入实施“生态立市、项目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战略,坚定不移按照“1+235”总体部署和“10+6”工作体系要求,奋力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的幸福新栖霞!
预期目标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目标。
一
聚力提振工业经济,稳牢县域发展压舱石
紧扣工业经济三年突破主线,以工业经济大突破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增强园区集聚功能。推动松山产业园区两年出形象、上层次,打造园区2.0升级版。打造产业特色优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壮大汽车零部件、智能环保等产业链,开工氢能装备、电缆芯材等项目,加快康林智能装备、华夏大地锁具等项目建设,投产华鹏重工二期、同兴喷涂中心,年内产值突破25亿元。培植企业倍增壮大。靶向指导企业培强育大,年内新增“四上”企业16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2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
二
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培育经济增长主引擎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以项目压茬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强化项目建设。抓牢项目建设“生命线”,加快实施90个总投资224.2亿元重点项目,年内竣工32个、完成投资107.9亿元。强化双招双引。开展“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活动,塑造项目招引快速拍板机制,以松山产业园区为“主阵地”,鼓励镇街新上项目向园区集中。强化创新驱动。深化“产学研金服用”合作,高新技术产值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家。
三
聚力强化精建细管,做优城市品质提能级
精致打造、精细管理,下足“绣花”功夫、擦亮“文明”底色,塑美更高能级品质城市。完善城区功能。完成老城区、环长春湖和滨湖新城控规修编,绘制“一张图”赋能空间治理。加速双城融合。坚持新老城区相向、整体推进,以文化路北延、繁华路建设、外环路打造,加快新老城区路网互通。老城区功能魅力延展、新城区优化服务布局,力促新老城区功能互补。以牟氏庄园5A级景区创建、沿河带状休闲公园建设、滨湖公园和翠屏公园改造提升,实现新老城区景区互联。创建文明城市。锚定重揽省级文明城市殊荣,强弱项、补短板,坚决打赢创城攻坚战。
四
聚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激发农村新动能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高农业发展质效。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年内新增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6300亩,粮库扩建竣工投运。提高农村宜居水平。接续推进乡村振兴10大攻坚行动,美丽乡村示范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年内,改造“四好农村路”220公里,完成248个村生活污水处理,清洁取暖1.8万户,改造提升供水站8座,铺设城乡供水管网3070公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积极推动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五
聚力厚植生态优势,增强绿色发展源动力
做优烟台“绿芯”,用生态保护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以生态“含绿量”展现发展“含金量”。巩固防污治污成果。实施“蓝天”工程,空气优良率保持87%以上。推进护绿增绿行动。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争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立长治长效机制。大力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项目,万元GDP能耗下降2.7个百分点。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打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年内新增绿色贷款15亿元以上。
六
聚力促进共同富裕,筑牢民生福祉保障网
高质量推进30项民生实事,更大力度补齐民生短板,更广维度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完善普惠化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提升收入质量,年内城镇新就业2000人以上。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医疗价格改革,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640元。健全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稳步提高中高考成绩。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严格落实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强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栖霞”。
三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政府将时刻牢记使命、勇于自我革新,奋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
旗帜鲜明讲政治
2
依法行政促规范
3
恪尽职守抓落实
4
清正廉洁作表率
(来源:栖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