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中,烟台市区域外贸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分行依托多元大跨境产品为外贸企业扬帆出海保驾护航。针对当地龙头YK集团境内外项目多、子公司业务繁杂的特点,通过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FTN账户、NRA账户等产品组合,提供涵盖资金结算、套期保值、境内外资金管理等一站式服务,有效破解企业“走出去”难题。截至目前,已服务烟台当地外贸企业超千家,以金融之力助力打通外汇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临沂市人口红利大、市场主体多、经济韧性强。分行聚焦区域“物流西迁”“商城转型”战略部署,突破土地性质束缚,将传统的抵质押模式转变为“使用权+核心企业担保”模式,创新推出“物流西迁租金贷”,打造金融助力物流西迁的浙银新模式,以金融担当助物流西迁“蓝图”变“实景”,有效填补了区域金融服务空白。截至目前,分行依托“10+N”产业园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累计为临沂市10余个专业型园区提供融资超过13亿元。
东营市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然而制造业企业固定运营成本制约了资金流动性。分行通过场景证、电费证服务全市制造业企业。针对制造业企业电费缴纳痛点,以灵活、便捷、低融资成本的优势,帮助炼化龙头企业缓解流动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当地8家企业提供电费证金融支持超13.26亿元,有效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围绕济宁各区县涉农服务场景和特色农业集群,分行创新推出“大蒜仓单质押”融资模式,深耕金乡“蒜都沃土”,将静态仓储大蒜转化为流动金融资本,为蒜商量身打造数字化金融产品“数易贷”,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超3亿元,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县域经济,助推共同富裕落地生根。
02
赓续向善初心,在“善本金融”举旗引领中展现担当
2023年6月28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金融顾问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分行在践行“善本金融”理念上迈出关键一步。这一源自浙江的“3386模式”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经验,与山东“金融伙伴机制”深度融合,形成贴合区域实际的金融服务新路径。
人才支撑是金融顾问制度有效运行的核心。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金融顾问工作室为例,工作室聘请了27名行内业务骨干以及34名来自省属国企、行业协会、法律与会计领域的专家,组建起“1+N”服务团队,推动银行从传统信贷供给者向资源整合与生态赋能者转型。随后,德州、烟台、东营、临沂、济宁、潍坊等地相继成立6个金融顾问工作室,实现金融顾问服务在全省范围内的有效覆盖。
金融顾问制度的关键在于精准响应客户需求,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浙商银行济南分行结合区域特色,持续深化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复制推广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德州市陵城区,金融顾问团队提出“文游联动”顶层设计,协助政府引入上海梦幻之城文旅集团,共同投资20亿元打造德州梦幻之城,预计带动就业1000人、年游客50万人次,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文化新动能。在烟台龙口市,金融顾问团队协助政府设立产业基金招商引资,引入财通证券、山东蓝色经济创投、鲁信创投等多方金融资源,开创“金融招商”新模式。
生态建设不仅体现于重大项目,更需系统化服务配套。浙商银行济南分行积极推动“金服宝·小微”数字化平台落地德州市陵城区、临沂市沂河新区等4地,开通数量位居浙商银行系统内首位,并率先实现与“山东政务服务网”系统对接,打通政银企数据壁垒,进一步拓宽当地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了融资效率。同时,分行在德州、临沂两地联合政府,通过政府债务、财政收入、城投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城投公司股权投资效率、规上企业经营异常、居民按揭收入比等多维度指标形成“金融体检报告”,引导区域金融生态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