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李想集锦】(272)丨我写新型生产关系的文章,写得很难

【李想集锦】(272)丨我写新型生产关系的文章,写得很难
2024-03-24 14:23:3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这几天写新质生产力的文章,重点是研究新质生产关系,按照领导同志的定位叫“新型生产关系”,写了三天,仍然没有写出来。昨天夜里,两点起来写到三点,接着再睡,五点写到七点。

这样已经连续三天了。三天来领导两次考察,还有一个文件公布,要写评论和解读,都是手到口到的事情。可是研究新质生产关系就费时多了。

研究新质生产力,开始写得很顺,因为很多人写了不少文章,可以拿来参考。在中国有一个风气,只要领导讲了,马上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动笔。他从这个角度,你从那个角度,很快就拿出来了,报纸刊物和媒体都舍得拿版面。把这些材料拾掇拾掇,整理一下,很快就出来了。我把这些材料称为“砖头水泥”,象盖楼一样,三五天就是一层。

写文章的,有属于思想家式的人,有写稿匠式的人,也有立志于解决问题的人。写稿匠式的人实际上是学得一门手艺。就像做菜的人,该放多少油,放多少盐,什么时间起锅,都有一套流程。其实,写稿子的和补鞋子的、做豆腐的差不多,有一套手艺,就能吃一辈子饭。按照写稿匠的活法,材料整合整合,一天写几千字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

问题是要创新,写别人没有写过的,那就很难了。写别人写不出的,而且能解决实际难题的,那就难上加难了。因为搞研究的人,需要总结、提炼、概括,需要独立思考,提出主见,需要解决问题,引领社会。

因为要写《国企新质生产力》这本书,写到生产关系问题,就碰到这种情况了。领导同志讲了新型生产关系,这肯定是少不了的一章,而且是联系实际解决难题的。打开报纸、网站和各种各样的搜索,竟然找不到一篇关于象样的写新质生产关系的。铺天盖地的是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内涵、内容、做法等等的文章,如过江之鲫,满眼都是。而关于新型生产关系的,居然没有找到。我有种感觉,中国的专家学者们,真懒。这个世界上,混饭的太多了。

重要的东西不能不写。写文章总要有粗有细,有些地方要快一点,把砖头瓦块快速搬来,三天就起一层楼;有些地方精雕细刻,用了很多天把它研究出来。就像有大菜,有凉菜。大菜没有上来,先把凉菜端上来,先喝两盅。不过,大菜一定是要有的。应该下功夫的,一定要用上力气下本钱。新型生产关系,这个难题,就是一个大菜,是撑门面的,得有技术含量。

图片

前天动笔的时候,看到有个人写一篇文章,中国式的新质生产力。我看到有人写中国式生产力是人民幸福的生产力,共同富裕的生产力等等。刚开始看了,觉得这个人还是会选角度的,赶快把这一段摘下来放在一边参考。到昨天晚上再看的时候,突然感觉,生产力是创新,是新质的生产力。如果开始就讲共同富裕,那就没办法写了。我感到一种失落,是为自己感到失落,也算是一个老写稿人了,还容易被别人所左右。那怕思想一闪念,也是分散精力、耽误时间。当然,别人写是人家的自由,但是我的思想是不应该分散的。

昨天晚上,写到《深化提升国企改革造就新质生产力的主体》,第一节是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第二节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基本特质与作用,第三节新质的制度供给与新质生产力,第三节是新型国有经济与深化国企改革,第四节是突出抓好国企科技体制改革。可是写到新型生产关系的基本特质与作用,就写不下去了。国有企业的生产关系怎么写。写得头脑有点累,到了11点,便早早地睡了。

到了2点40醒了,这时候阳气开始上升,头脑清醒,选最难的地方攻坚。我打开电脑,觉得首先要替新型生产关系定性,是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不是旧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这个一定要扣得准。旧的生产力是机器电力能源为动力,而新质生产力的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产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如果离开创新两个字,那就什么也不要写了。原来,写新质生产力的文章,需要创新思维。国家提出新质生产力,需要完善这个理论体系。国难思良将,需要我们出力气。

夜里,突然看到一篇论文中讲到创新的三种阶段,这三个阶段,产生三种人才,我大受启发。科学创新,呈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0-1阶段”,从无到有的阶段。由于创新的探索特征极为显著,研发投入风险高,成果溢出效应强,这是独创式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世界上本来没有的,是你一个人提出来的,是别人提不出来的。0-1的阶段明显地具有颠覆式的、破坏性的、冒险式的特征。这种这个阶段需要的人才,是发现式的人才,颠覆式的人才,突破式的人才,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人才,或者说是“天才”。

第二阶段是“1-10阶段”,这个阶段是转化创新环节。创新已有部分基础条件,且创新带来的成果溢出效应变小,这时候需要的是仿制、跟踪、追赶,在这个基础上的创造。2010年富士康大量的在中国全力扩张的时候,也出现九跳楼现象。我到杭汽轮调研,从德国的一台机器仿制创新里面,找到了灵感,创造了新发展方式,最后在招标中“徒弟打败了师傅”。有了这个“大脑国家”理念,这个调查后来为一位国家领导人批示,认为是一个方向,这个时间是2010年。这时候的人才是大量跟踪式的,他不需要大规模的试验,而是大规模的仿造式创新阶段。第一阶段是大规模试错的阶段,是九死一生的阶段,第二次是十有九难,但是没有一死的阶段,也就是说没有致命性的风险,没有大规模试错的可能。中国的国有企业创新,大多是这些“少风险”的创新。

第三阶段是从“10-10亿的阶段”,是应用或扩展创新环节。创新的前段条件较为成熟,大家照着这条路走,不需要更多的创新。如果创新在工作方式上,包括上班的时间上,投料的前后上,稍微有点小创新、小发明,属于枝枝叶叶的东西。但是这一阶段基本上是稳定的、保守的、趋同的阶段。这就不需要钓鱼台宾馆的大师了,农村进城的保姆,都能做成饭,也就是10亿阶段。

图片

科学技术创新是一连串的事件,它是一个从基础研发到实用研发到产品应用的系统过程。现在新质生产力,领导同志已经讲了那么多话,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有了概括,可是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讲话中对新质生产关系没有展开来讲,只是大体上讲了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几句话,是原则性,对新质生产关系没有做定论,甚至还没有提出标准。这就需要基础理论研究了。

关键词:李想集锦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