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HK:06689)发布内幕消息公告称,包括公司董事长邓洪九在内的6名核心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已被重庆市两江新区公安分局立案侦查,并被采取了不同的刑事强制措施。记者注意到,去年被金融机构起诉后,今年初,洪九果品部分分公司已被贴上封条,成都分公司全部员工离职。
核心高管层“沦陷”,公司总部无法办公
根据洪九果品发布的公告,除董事长邓洪九外,董事彭何、董事江宗英、董事杨俊文、董事谭波以及监事会主席余利霞等均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公告明确指出,上述措施与公安机关就涉嫌骗取贷款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立案侦查有关。
受此事件影响,自2025年1月6日起,洪九果品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湖南路3号中铁峰汇B座22层的主要办公场所之一已被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导致公司无法正常办公。记者检索发现,部分网站信息显示,该地址正是洪九果品总部所在地。
洪九果品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就该事件收到的信息有限,尚无法预测其对公司的具体影响和潜在可能性,并承诺将在获得进一步资料后,根据上市规则适时发布进一步公告。
“水果神话”破灭?早已危机四伏
洪九果品于2022年9月在香港交易所风光上市,一度被誉为中国“水果第一股”,市值曾接近五百亿港元。但好景不长,上市仅一年半后,公司便陷入困境。
早在2024年3月20日,洪九果品就因未能按时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而被港交所停牌,至今已停牌超过一年。此次财报“难产”的直接导火索,是其当时的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向多家供应商支付的高达34.2亿元预付款提出质疑。
据悉,这些供应商大多为2023年新增,部分注册资本远低于洪九果品支付的预付款,甚至存在参保人数为0的情况。尽管如此,洪九果品仍在2024年1月向这些供应商支付了15.2亿元预付款。毕马威要求公司提供相关会计记录及持续经营的详细运营资金预测,但未能获得满意答复。
随后,一系列连锁反应接踵而至。2024年4月26日,毕马威辞任核数师,由中汇安达接任。停牌后,来自阿里巴巴、招商局资本、华人文化、招银国际等主要股东单位委派的董事也相继辞职。
为缓解资金压力,自2024年4月至9月,公司实控人邓洪九及其妻子江宗英频繁将其持有的洪九果品股份向多家境内外银行及金融机构进行质押,以获取贷款或为子公司提供授信担保,累计质押股份占其直接持股的65%,占公司总股本约14%。
财务疑云引发投资者担忧,高管被查印证风险
这些早已显现的危机信号,让部分警惕的投资者嗅到了风险。有投资者回忆称,虽然曾被洪九果品亮眼的营收和利润所吸引,但更关注其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所揭示的问题。“2022年度净利润14亿的背后,是应收账款高达76.67亿元,预付款高达12.86亿元,而当年的经营现金流出额却达到惊人的18.23亿元。”利润与现金流的严重背离,以及对其分销模式壁垒低、毛利率不稳定的质疑,都让投资者对其“水果神话”的可持续性打上问号。
随着公司风险逐步暴露,特别是此次高管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传出,投资者的情绪从担忧转向愤怒和无助。一部分早期保持警惕的投资者庆幸自己“后怕,还好没有重仓”。
但对深陷其中的股东而言,更多的是愤怒与不甘,早在今年3月,就有人在猜测“邓洪九已被抓进去了”,并将矛头直指管理层。有投资者控诉洪九果品涉嫌“造假上市,转移资金,恶意退市”,认为“大股东犯的错,损失却要自己来承担”,最终导致“散户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