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世界企业晴雨表的世界500强企业昨晚公布了。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美国上榜数量138家,连续居第一位,比去年减少1家。中国为130家(含台湾6家)比去年减少3家,居全球第二位。中美合计占全球500强的53.6%,但数量差距从2024年的6家扩大至8家。
我们这里从“新质生产力”视角看2025年世界500强中美企业差距,意在揭示了两种发展模式的深层差异。我们认为,美国以“创新驱动型生产力”为核心,主导高附加值产业;中国则以“规模效率型生产力”见长,在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快速突破,但在核心技术自主性、盈利质量与全球价值链掌控力上仍存短板。
中美企业差距本质是“大而不强”与“大而高效”之别
中美企业差距本质是“大而不强”与“大而高效”之别。美国以科技+服务驱动,盈利能力强,产业覆盖广且附加值高。中国企业规模追赶快,新能源/互联网亮眼,但利润率和产业厚度仍待突破,需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品牌”双升级。现在分述如下:
从收入规模看,美国企业总收入14.6万亿美元(占500强总收入的35%),同比增长6%。中国企业总收入10.7万亿美元(占26%),同比下降3%。平均营收,美国企业1058亿美元,中国企业820亿美元,差距显著。
从盈利能力看,差距显著。中国企业平均利润仅为美国的43%,且依赖金融业,9家商业银行贡献了中企总利润的45.5%,非金融企业利润率2.79%不足美国同行的1/3。高盈利领域,美国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利润728.8亿)主导全球;中国仅腾讯进入全球利润率前十,净资产收益率第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