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性的是,自淄博国投2023年6月支付完第一次股权转让的第一笔共计2.33亿元转让款至今,转让事项便再无进展。而在此期间,公司股价也坐上了过山车。
汇金科技多次表示,“淄博国投尚未取得有权审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且“淄博国投并未明确关于取得有权审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的办理时限”。
对此,记者曾致电淄博国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也证实,汇金科技控制权转让是卡在了审批环节,但具体原因不清楚。
在此背景下,汇金科技的实控人一直未曾发生变更。
在国资入主的预期下,公司股价也坐上了过山车。来源:Choice
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汇金科技二级市场的股价。相反,在国资入主的预期之下,汇金科技给了游资接力炒作的机会,公司股价一度暴涨超过8倍,并以年内365.76%的累计涨幅仅次于寒武纪(688256.SH),位列A股2024年涨幅榜第二位。
随着潮水退去,公司股价被打回原形。进入2025年以来,汇金科技股价跌落神坛,截至8月14日收盘,年内累计跌幅高达72.16%。
与此同时,汇金科技的内控问题开始暴露,公司首次触及退市风险警示。
今年1月24日,在汇金科技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中,仅披露了净利润亏损,却未披露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的情况。
根据创业板上市规则,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然而,汇金科技并未在业绩预告中披露任何关于营收的数据,而是在两个月后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将营业收入由1.02亿元至1.04亿元,下修至8925万元至9420万元。
根据证监会近日披露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4年12月,汇金科技将尚未实际履行的903.74万元订单金额计入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剔除上述金额后汇金科技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存在误导性陈述”。包括汇金科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在内,共计被罚600万元,并给予警告。
山东某私募基金公司合伙人展霖分析道,汇金科技连续七年净利润下滑,2024年业绩由盈转亏,公司基本面已经出现恶化。加之今年以来公司披星戴帽,又被处以高额的行政处罚,若收购完成,国资可能需承接潜在的法律诉讼及监管追责。面对这样一家问题缠身的公司,国资监管部门或出于种种疑虑,最终选择了规避风险。
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已经支付了第一笔2.33亿转让款的淄博国投将以何种方式退出。
记者注意到,按照协议约定,淄博国投当时收购汇金科技的转让价约合10.91元/股,截至8月14日收盘的价格为15.30元/股,浮盈超过40%。然而,淄博国投支付完2.33亿元后至今,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
对此,上述*ST汇科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款项是支付给股东的,如何退出还要看股东之间如何协商。
两年多的等待耗尽了市场信心,随着控制权转让“告吹”,游走在退市边缘的*ST汇科失去了淄博国投这根“救命稻草”,如今只能靠自己。
截至发稿,*ST汇科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907万元,收购马圣东等共计9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南京壹证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壹证通”)51%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