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华夏银行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华夏银行多项关键指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双双下降,更是“蝉联”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席位。此外,今年以来,华夏银行罚单不断,被罚原因多涉及信贷违规,其中更有多家分支机构收到“百万级”罚单。
营收净利双双下滑,资产质量数据表现不佳
根据华夏银行披露的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实现营收455.2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3.54亿元下降5.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4.60亿元下降7.95%;扣非净利润112.9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4.21亿元下降9.05%。在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位列倒数第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位于倒数第一。
此外,华夏银行多项盈利能力指标各项数据出现下滑。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2%,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0.27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下降了0.04个百分点,为0.26%;资本利润率下降0.71个百分点,为3.20%。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为1.59%和1.54%,分别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指标数据也不理想。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0%,与2024年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反映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抵御能力,也关系着银行财务稳健。截至二季度末,华夏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56.67%,较去年末下降5.22个百分点。
根据半年报数据,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07%,较2024年年末下降了0.3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44%,较2024年底下降了0.2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6%,较2024年底下降了0.21个百分点。虽仍然在监管红线之上,但是三项数据均出现下滑,体现了华夏银行的资产质量存在下降趋势。
不良贷款率“蝉联榜首”,0.23折甩卖不良资产
根据华夏银行2024年年报和2025年半年报数据,截至2024年年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1.60%,在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高居榜首”。今年半年报,虽未有增加,但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仍为1.60%,依旧为不良贷款率最高的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
截至6月末,华夏银行公司贷款余额16491.6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9.27亿元,增长5.16%;个人贷款余额7161.4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8.80亿元,下降0.81%。不过,不良贷款数据却与之相反。上半年,华夏银行公司贷款不良余额224.3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4.61亿元,不良贷款率1.36%,比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余额162.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17亿元,不良贷款率2.27%,比上年末上升0.47个百分点。
近期,华夏银行也在努力进行资产优化,对不良资产进行“清仓甩卖”。8月,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开转让2025年第6期~第12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项目。上述7个资产包未偿本金总额合计44.83亿元,未偿利息总额合计63.05亿元,未偿本息总额合计107.89亿元;共涉及借款人户数22.90万户,户均欠款约4.71万元(含利息)。而起始价合计仅2.45亿元,约相当于未偿本息总额的0.23折。
2025年已收多张大额罚单,信贷违规问题突出
除了刚刚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数据不理想,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多次收到监管部门罚单,最常出现的被罚缘由为信贷违规,其中不乏“百万级”大额罚单。
8月27日,因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借名贷款等违法违规行为,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行被罚款170万元,一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8月18日,因对原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北城支行贷后管理不尽职负有责任,华夏银行太原北城支行一副行长被处以7年禁业的严厉处罚。
7月,华夏银行也因为贷款问题,连收三张罚单。7月23日,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华夏银行太原杏花岭支行被罚30万元。7月21日,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掩盖不良贷款、违规上调五级分类掩盖不良贷款,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被罚65万元,其首席风险官被警告并罚款8万元;同样是7月21日,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华夏银行廊坊支行被罚款30万元。
今年6月,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行因“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办理一次性金融业务未按规定识别客户身份”和“未按规定开展客户风险等级划分、调整和审核工作”两项违法行为,被处以46.93万元罚款。5月,华夏银行银川分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
今年4月,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到位,被罚款80万元,5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分别被罚款7万元、7万元、6万元、6万元、7万元。华夏银行宁波分行因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及票据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125万元,三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今年年初,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因违规开展不良资产转让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信贷资产分类不审慎、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贷款业务管理不当,被罚款560万元。三名相关责任人均被警告,其中两人分别被罚款5万元、10万元。
(来源:半岛网 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