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中公教育陷资金危机:10.55亿短债压顶,4.82亿退费待偿,主业萎缩难寻新出路

中公教育陷资金危机:10.55亿短债压顶,4.82亿退费待偿,主业萎缩难寻新出路
2025-09-07 15:18:0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39.jpg

8月28日,中公教育交出2025上半年成绩单。财报显示,中公教育第二季度营收5.80亿元,环比微增0.87%,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环比增长。

细读这份报告,看到的却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图景——截至6月30日,公司账面资金1.77亿元,短期借款达到6433.4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0.91亿元,一年内资金压力高达10.55亿元。

140.jpg

141.jpg

与此同时,中公教育深陷退费泥潭,半年报显示待退费负债高达4.82亿元。另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中公教育的累计投诉量也已超过11万条。

142.jpg

桩桩件件都是压力,当行业面临洗牌,作为龙头企业的中公教育也在生存困局中挣扎。

黄金时代不再,行业竞争加剧

职业教育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2023年以来,随着公考招录规模趋于稳定,以及各地招录的不确定性,整个行业告别了高增长时代。

“整个行业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过去依靠信息不对称和规模化招生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现在考验的是真正的教学效果和服务质量。”

数据显示,2025年度国考计划招录规模同比基本持平,地方省考招录人数也呈现稳定态势。与此同时,考研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赛道竞争异常激烈,新东方、好未来等巨头转型入场,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

在这个背景下,曾经依靠预收款模式快速扩张的企业面临巨大挑战。监管层对预收资金管理日趋严格,要求机构建立专用存款账户实行管控,这直接改变了行业的现金流模式。

业内人士透露:“过去靠预收款扩张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在不依赖预收款的情况下实现健康运营。”

账面资金告急,学员退费受阻

中公教育的资产负债表揭示了其面临的严峻挑战。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公教育货币资金1.77亿元,而一年内到期的负债高达10.55亿元。这意味着其账面资金仅能覆盖不到17%的短期债务,这种资金结构的危险性不言而喻。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资金困境正在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资金紧张,中公教育不得不放缓退款速度,这导致投诉和诉讼增加;越来越多的退费纠纷进一步加剧资金压力,形成难以破解的负向循环。

2025年1月以来,中公教育新增退费类诉讼575件,涉案金额1150万元,平均每起诉讼涉案金额2万元。

143.jpg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中公教育累计投诉量已超过11万条,近30天新增投诉287条。

此前在8月10日披露的一个案例,侧面证实了中公教育退款难的问题。据报道,武汉的刘小姐2024年花2万多元报名参加了中公教育的培训班,合同约定,如果刘小姐未能通过笔试,中公教育退费1.7万元。事后刘小姐没能通过考试,当她找到该机构时,对方却说,可以退费,但一年只能退款1000元,这笔费用要17年才能退完。

144.jpg

中公教育深陷退费难困境时,旗下“中公易课”小程序开启了“以物抵退费”的方式。中公教育媒体部工作人员曾表示,“小程序上的商品价格和市场价差不多,并不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

但记者在小程序中发现,其商品有很大一部分在电商平台上查询不到,仅在闲鱼二手交易平台零星出现。能查询到的商品,普遍价格远高于电商定价。比如一款POLO男士双肩电脑包,在“中公易课”小程序标价699元,而在淘宝仅售339元。

145.jpg

此外,“中公易课”小程序商城中还有大量二手家具,旧沙发、桌椅、柜子等动辄数千元,更有标价数万元的花瓶摆件。

146.jpg

传统业务萎缩,转型增长乏力

中公教育的主营业务正在经历全面调整。公务员培训作为核心业务,营收5.87亿元,同比减少19.41%,虽然仍占总营收的50.85%,但支柱地位已经开始动摇。教师招录培训下滑最为严重,营收8736.49万元,同比锐减37.32%。事业单位招录培训营收1.54亿元,同比下降19.25%;综合培训业务营收2.98亿元,同比减少18.58%。

147.jpg

传统业务萎缩的同时,新业务的增长难以弥补缺口。中公教育推出的AI就业服务板块上半年销售规模超过5000万元,但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仅4.3%,短期内难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对中公教育来说,转型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需要投入资源发展新业务,另一方面又必须严格控制现金流,这种矛盾在财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危机,中公教育展开了一场全方位自救。中公教育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关闭线下网点,目前已从2020年高峰期的1669个学习中心,缩减至695个直营分支机构。

成本控制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2025年上半年,中公教育营业成本4.67亿元,同比减少23.42%;管理费用1.44亿元,同比减少33.56%;研发投入6922.02万元,同比减少37.93%。

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金流压力,但也可能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特别是研发投入的大幅削减,让人担心其产品更新和数字化转型的后劲。

与此同时,中公教育正在尝试业务模式创新。“中公AI就业”战略试图通过技术赋能传统业务,推出AI就业学习机等产品。但这种“硬件+服务”的模式需要大量前期投入,与公司当前的资金状况形成矛盾。

品牌声誉受损,急需刮骨疗毒

比财务问题更棘手的或许是信任危机。退费纠纷和“以物抵债”现象不仅消耗公司资金,更严重损害了品牌声誉。

中公教育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业务增长,而是如何重建消费者信任。这种信任重建需要从商业模式转变入手。从过去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依赖营销驱动转向教学效果驱动,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运营。

然而,转型需要时间,市场留给中公教育的时间并不充裕。对企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不是业务增长,而是生存下去。如何化解10.55亿元短期债务、处理大量退费诉讼和投诉、重建市场信任,这些问题将决定这家曾经的职业教育巨头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阳。

无论是通过资产处置回笼资金,还是引入战略投资等,都需要管理层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

中公教育的困境其实是整个行业转型期的缩影,它的命运也可能成为职业教育行业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案例。这家曾经市值千亿的教育巨头,如今的命运不仅关乎自身存亡,也将为整个行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行业转型的大潮中,从来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在阵痛中挣扎自救,才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来源: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温玖)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中公教育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