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布了价格招采信用评价“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评定结果(第14期),汇总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医药企业情况,共计63家。其中,山西知名药企振东制药(300158.SZ)旗下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振东道地”)被评为“严重”失信企业。
作为“山西创业板第一股”,振东制药日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2022年以来,其已连续三年亏损。
子公司频“失信”
记者注意到,这并非振东道地首次被国家医保局“点名”。
去年9月5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布了价格招采信用评价“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评定结果(第10期),汇总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医药企业情况,其中,振东道地为新增的“严重”失信企业。此后,在国家医保局公布的第11期、第12期、第13期评定结果中,振东道地连续“上榜”。
根据国家医保局资料,价格招采信用评级主要依据行贿金额、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集中采购秩序等严重程度进行确定。比如,单笔行贿1万元以上为“一般”,单笔行贿10万元以上为“中等”,单笔行贿30万元以上为“严重”,单笔行贿200万元以上为“特别严重”。“严重”评级企业,将被采取取消涉案产品挂网和配送资格等处置措施。
就振东道地成为“严重”失信企业的具体原因、为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未能完成失信等级修复等问题,记者致电该公司董秘办,未等记者说完,对方便挂断了电话。
振东制药2024年年报显示,振东道地是其子公司,注册资本1.375亿元,主要业务为: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中药材种植、收购、生产、经销,原料药、化学制剂(含抗肿瘤药物)生产、销售等。
财务数据显示,振东道地总资产10.67亿元、净资产2.08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0亿元、净利润2.6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振东制药在2024年对振东道地计提减值准备1.005亿元。
振东制药此举出于何种考量,是公司战略调整还是业务收缩?记者发函至该公司欲了解详情,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山西创业板第一股”连亏三年
8月25日晚间,振东制药发布了2025年中报。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57亿元,同比下降3.3%;归母净利润为793.13万元,同比下降74.13%。
尽管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但振东制药披露称,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7.64万元,同比减亏73.42%。
振东制药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达霏欣米诺地尔擦剂、西黄丸等产品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新品生发片及生白颗粒已于2024年上市销售;公司持续推进资产结构优化,关停亏损企业并收缩低毛利业务,同时严格实施成本管控与费用优化,有效减少亏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