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国内知名的儿童启蒙数字内容提供商——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陷入舆论风波。有用户在社交媒体反馈,称其安卓版APP在打开时,频繁弹出内容露骨、极不适宜儿童观看的“成人广告”,引发家长群体的担忧与愤怒。
这起事件不仅对这家服务全球超5亿家庭用户的儿童品牌造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也将其高度依赖广告变现的商业模式再次推至风口浪尖。
儿童APP出现“三女共侍一夫”
根据多位用户的反馈截图和视频,问题主要集中在宝宝巴士的安卓客户端。用户打开APP时,出现了极具诱导性的开屏广告。
打开宝宝巴士,弹出的页面显示:“三女共侍一夫,每月50万生活费”,根据一位用户出示的录屏画面,一名穿着暴露的女士躺在床上,嘴里塞着红布。

令家长愤怒的是,此类广告的设计极具欺骗性。当用户试图点击“关闭广告”,却往往会触发进一步的跳转,如引导至短视频平台的美女跳舞视频、诱导下载不明软件,或进入“黑色小说”等页面。
记者粗略计算,用户折腾了接近半分钟才得以退出,并认为,这种设计显然利用了儿童行为的不可控性,“大人可以等五秒跳过,小孩不一定做得到。”
10月29日上午,记者就“成人广告”致电宝宝巴士,该公司工作人员做出了回应。客服确认,非会员用户(免费版)“肯定是有广告的”。对于广告中为何会出现“色情广告”和“擦边直播”等不当内容,该客服解释称,广告“是由第三方进行”的,并承认“我们这边监管的话,确实会有遗漏之处”。
该客服人员同时要求,如果用户再次遇到上述“异常管控的情况”,请使用设备的屏幕录制功能,“录制一下广告的一个录屏”,并通过APP内的“在线客服”将视频证据反馈给他们。客服承诺,收到反馈后,会将其转交“对应的技术人员去进行排查核实”。
盈利模式拷问:曾超70%收入依赖广告
此次事件,精准地击中了宝宝巴士的盈利模式——一个曾被证实高度依赖广告的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9年的宝宝巴士是一家专注0-8岁儿童启蒙数字内容的原创品牌。根据其2021年提交的创业板招股书数据,当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中,APP广告合作推广占比高达70%以上。其主要的变现方式,即通过接入谷歌等第三方广告联盟,在APP启动、切换等环节展示广告获取收益。
这种模式虽然在过往帮助宝宝巴士2021年上半年全球平均MAU达9359万,迅速实现了流量变现,但也埋下了巨大隐患。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APP开发者为了最大化收益接入第三方广告SDK后,往往难以完全控制广告联盟推送的具体内容。“有些广告主账户会偷偷刷手段(违规投放)”,当这些低俗、违规的广告内容通过SDK渗透时,作为平台方的宝宝巴士首当其冲,承担了审核不严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有用户对比发现,苹果(iOS)和华为(HarmonyOS)系统的宝宝巴士APP并无此类开屏广告,或广告管控相对严格。这进一步表明,该问题可能集中在特定的第三方广告SDK以及部分安卓应用生态的监管漏洞上。
宝宝巴士回应:已下架涉事广告,建议用户升级最新版本
对于宝宝巴士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品牌公关危机,更是对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严峻拷问。
宝宝巴士曾于2021年6月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IPO申请,拟募资18.48亿元。然而,在经历了审核中止与恢复后,该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深交所终止了其发行上市审核。在其招股书中,宝宝巴士就曾明确提示过“业务模式高度依赖广告收入”以及“政策与用户隐私合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