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这就是山东·威海丨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这就是山东·威海丨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1-09-03 09:48:0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华网山东报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提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充分凸显了海洋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威海是一个海洋特色鲜明的城市,因海得名、依海而兴,海岸线占山东省的1/3、全国的1/18。海洋是威海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不论是海洋资源禀赋、丰度指数和开发条件,还是海产品产量、品牌数量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等指标,威海都在全国领先。近年来,威海强化“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推动海洋产业由资源依赖、规模扩张型向创新驱动、质量效益型转变,走出了一条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的新路径。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近35%。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十三五”期间,威海相继获批“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获得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城市。

5月19日,威海市政府公布《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实施海洋强市战略,打造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专节中,明确提出更加注重经略海洋,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开发利用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在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上走在前列。

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加速布局“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

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按照“一城三核、科技引领,多区布局、链式贯通,条块联动、全域覆盖”思路,着力打造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链条联动、全域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邢海文介绍,“十三五”期间,国际海洋科技城发展成为威海海洋科技创新最年轻最有潜力的平台。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科技城分为三大版块。其中,北部以全国唯一的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为核心,建设远遥海洋科技湾区,增强海洋经济发展驱动力。范围覆盖葡萄滩、金海滩、小石岛滩和双岛湾,适当向南北两侧延伸;主要发展海洋智能装备、海洋高端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等知识密集型产业。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东部以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专业化园区——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核心,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推动“深蓝”经济实现突破。产业园位于荣成市沿海特别是东部、南部一带,向威海主城区和文登方向辐射;主要发展绿色养殖、远洋渔业、渔港经济、海洋食品、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等产业,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有竞争力的海洋生物产业集群。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南部以全国唯一的海洋碳汇主题园区——蓝色碳谷为核心,建设海洋新经济先导区,打造“蓝碳”产业新高地,是海洋科技城生态环境最好、承载能力最强的一个板块,自东向西,涵盖文登、南海及乳山市沿海区域;主要发展海洋碳汇、现代种业、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经济,打造海洋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作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极,是海洋科技城智慧海洋创新资源最密集的一个板块。威海依托浅海科技湾区,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成立了包括13位院士专家在内的海洋发展院士顾问团,与60多家涉海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省级以上海洋领域创新平台147家,引进了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海洋无人装备与技术联合创新中心、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和行业龙头企业。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蓝贝海洋科技展览中心)

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蓝贝海洋科技展览中心就坐落于此。蓝贝海洋科技展览中心有5万平方米,汇集海洋高端装备中试基地、海空天一体化研究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孵化中试基地、试验场的管理运营中心、海洋科技馆等。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海洋科技馆)

威海海洋科技馆融科普教育、海洋博物、互动体验三大功能于一体,向公众普及传播海洋科技知识,是增强公众海洋意识的重要科技教育场所。“真是太期待了,像是海洋装备、生物技术、海水淡化、人工智能、海洋大数据等一些前沿技术都将在威海海洋科技馆突出展陈。”海洋迷曲文丽告诉记者。

十四五时期,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将加快建设,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预计到2025年威海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75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40%,向科技要效益,以创新谋发展,加速布局“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

建设智慧型海洋牧场,推动渔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威海把推动渔业转型升级作为落实经略海洋、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实际行动,积极探索海洋牧场建设新路径,提升海洋渔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以桑沟湾海洋牧场为试点,威海探索出“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单亩年收入达到传统养殖的5倍以上,预计可固碳11万吨,该模式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向全世界推广。

2019年,荣成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成为山东首家5G海洋牧场,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海洋水质、营养成分和养殖品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5G+全景监控在这里得以有效应用,通过5G水下摄像系统,将前端视频数据传至管理平台,工作人员无须下海就可以观察水产品的生长情况,观测距离可达10米。

日前,爱伦湾海洋牧场“零碳”智慧用能示范项目在微藻生产基地建成投运,成为山东之首。该示范项目利用光伏和空气源热泵等清洁能源,通过“零碳”智慧用能管理系统实现微藻玻璃大棚智慧用能、海带育苗智慧用能等各部分的监测与协调控制。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8月中旬,国内第一艘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在德明海洋牧场进行了海试并交付使用。该无人船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用手持智能遥控器进行操作,可在2级海况下正常工作,支持多路径点自主巡航。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5G远程控制远遥浅海湾区无人船(受访者供图)

最具特色的是,无人船搭载水下机器人,最深可以下潜到水下50米,其配备的水面和水下4K高清摄像头,可以实现水下画面实时传输,在电脑或手机上即可观看。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4海底画面(受访者供图)

威海德明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琇芹表示:“我们通过无人船可以看到海参的密度、养殖情况,以及海螺等海洋生物水下的情况,要不以前只能听潜水员说。”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船体设备

近年来,威海市全方位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创建了1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4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洋牧场面积达到120万亩,产量超过180万吨,新建海洋牧场已全部实行智能化管理,被评为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凭借这些优异的成绩,威海荣获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海参之都、中国海带之都、中国牡蛎之乡和中国海鲜之都等称号。

借RCEP东风,“四港联动”打造跨境物流&电商“黄金通道”

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和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2018年威海充分利用与仁川在区位、交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依托两地海港、空港开展“四港联动”,实现陆海空多式联运,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构建以威海、仁川为节点的东西互联互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山东省政府将其作为重点督办工作,与仁川市签署了《威海——仁川打造东北亚物流中心谅解备忘录》。

2020年RCEP的签署,更成为威海搭建日韩——中国——东盟“黄金通道”的重要契机。今年4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先期行动计划的通知,着重提到要深化威海——仁川“四港联动”,在全国率先开通中韩陆海联运整车试运行,实现“威海港——仁川港——仁川国际机场”陆海“点对点”整车运输,打造经仁川国际机场通达全球的“3C”带电类商品出口快捷通道。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据悉,1月—5月,威海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47.7亿元,同比增长了51.8%。其中,出口523.3亿元,同比增长56.6%;对日韩进出口额297亿元,同比增长31.5%,占威海市进出口的39.7%。

7月16日,以“搭建中韩‘四港联动’通道深度融入RCEP大市场”为主题,“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威海交流对接会”举办。会上,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在致辞中表示:“今年4月,山东率先出台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先期行动计划的20条措施,明确进一步支持深化威海仁川两市的联动,希望两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共同塑造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威海市副市长杨丽介绍,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四港联动”的内涵已经由原来的海空港联动拓展到海港、空港、铁路港、内陆港联动,由威海、仁川两地联动延伸到与日韩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联动,由物流联动扩大到贸易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动,对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如今,“四港联动”不仅是威海与仁川落实中韩自贸协定的创新举措,也为中韩地方合作创新提供了全新平台,更让越来越多的跨国合作机遇由愿景变为现实:“四港联动”的推进,为美国惠普公司及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更具规模的运力、更便捷的通道、更优质的服务,有效助力惠普在威海布局打印机全产业链条,打造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

另一方面,韩国行业龙头万思特轴承落地威海,LG汎韩物流、趣天网、COUPANG平台也纷纷在威布局物流及跨境电商相关项目。2020年,威海跨境电商进出口额34.6亿元,增长74.7%,跨境电商出口连续五年居山东省首位。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走出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

“四港联动”取得突破性成果,初步建立了东接日韩,西接欧亚,辐射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着力打造了连接国内国际循环的重要枢纽,未来在RCEP协定的加持下,这里必将为日韩以及全球跨国公司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参与我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互利共赢提供重大机遇。

“十四五”期间,威海将发挥东北亚港口群中心位置的区位优势,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全面提升港口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打造东北亚海上航运中转枢纽、日韩近洋干线港和内贸中转基地港。到2025年,威海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标箱,基本形成港区一体、港城联动、港产融合的发展格局。(陈雅雯)

(责任编辑:林立刚)
关键词:威海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