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成果丰硕。
三天时间,习主席飞赴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两地,密集出席近30场活动。
△当地时间9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9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撒马尔罕举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合大家庭”的首次线下全员聚首,举世瞩目。
今年适逢上合组织宪章签署20周年,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
自2001年诞生以来,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始终指引着上合组织前进的方向。
撒马尔罕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些年来,本组织成员国以这两份纲领性文件为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逐步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国际组织成长壮大之路,积累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意义的重要成功经验。”
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上合组织成功经验——坚持政治互信、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这是对上合组织鲜明特征的系统概括,也是对国与国相处之道的深邃思考。
秉持“上海精神”,“上合故事”精彩纷呈,上合组织展现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
习主席提到了
我们的项目!
△哈萨克斯坦民众在阅读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
“友谊是永不枯竭的财富。”
9月13日,在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题为《推动中哈关系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更大发展》的署名文章。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称赞中哈合作成就斐然——已建成的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江淮汽车生产线、奇姆肯特炼厂现代化改造等大型战略项目,为哈萨克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实实在在造福了两国人民。
2018年大学毕业后,哈萨克斯坦青年阿扎马特进入奇姆肯特炼厂工作。4年间,他从实习生成长为一名工程师。得知自己所在的项目被习近平主席提及,阿扎马特非常兴奋。“刚开始操作时我感到很困难,在中国工程师指导下,我和同事不断学习,如今都能独立完成操作流程,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炼厂生产厂长巴黑特感慨不已,“炼厂现代化改造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合作伙伴的帮助和支持!”
△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二期工程竣工后厂区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