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不仅关系城市形象,更关乎百姓的幸福指数,回迁安置承载着居民安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到今年为止青岛城阳区红岛街道16个旧改社区将完成1/3的回迁,旧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回迁居民们现在的新生活如何了,今天随记者一起去看一看。
从去年11月领了钥匙,肖翠霞一家就迫不及待地装修入住了,如今家里窗明几净,家用电器齐备,三室两卫的格局让一家人生活方便,都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
红岛街道前韩社区居民肖翠霞:比以前变化可多了,以前村里没有下水道,养鸡味道也大。现在南北通透,采光也好,没有蚊子苍蝇,感觉很好。
家居环境好了,小区环境也让肖翠霞很满足,闲暇之余在小区里唱唱歌,跳跳舞,日子别提多惬意了。同样开心的还有正在社区活动中心跳舞的宁巧云,比起以前,现在宁巧云忙多了。
红岛街道宁家社区居民宁巧云:尤其是文化生活,老百姓到晚上都出来跳舞,跳健身操,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场所。现在老人们也会定期每周一、三、五早晨起来做拍打操,在党员活动室里唱红歌。搬迁以后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时间来参加这些活动。
作为红岛街道2022年第一个回迁社区,宁家社区的居民大部分已经住进了新小区,新房子,大家一起在这里感受着新家周边优美的环境和各项现代化设施带来的便捷生活。
红岛街道宁家社区居民肖特特:我感觉现在生活条件非常的便利,出门放眼望去是一片绿色,心情特别舒畅。回迁以后社区每个月给每户配送了两桶大桶水,然后给70岁以上的老人还安装了有线电视。前段时间还开设了0~3岁的托管班,还有家长课堂,我觉得这个对我们年轻家长来说非常的有益,也有很大的帮助。
回迁以来,宁家社区打造“协详办”服务品牌,构建起“两委+物业+党员+居民代表+网格”的工作体系。成立了街道首家亲情化亲子活动阵地,还开设夕阳红老年学习班,打造老年民乐队伍、开展红色道德讲堂等形式,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红岛街道宁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宁维厚:社区不断深化“宁晏嘉和”党建品牌内涵,持续推进社区集体增收、民生服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完善运动广场、社区卫生服务站、幼儿园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社区以集体经济增收为中心,引入宁家社区大集市、利用闲置房屋等形式进行集体创收,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日趋多样、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东大洋项目总工程师崔宇:我们公司负责承建的是红岛安置区东部和南部组团。一共有东大洋、西大洋、萧家、宁家、前韩、后韩(后韩南、后韩北)等一共八个社区。目前已经交付的社区有宁家和前韩。然后现在正在筹建交付的是晓阳社区,预计的交付时间是今年的下半年。
今年6月15日,随着小庄社区抓阄分房仪式的举行,又有240余户居民开启了他们的幸福新生活。
小庄社区居民高昊琰:今天我们社区终于抓房了,我们家一共三套房,一个一百,两个七十,也是完成我们家的心愿,非常高兴。
小庄社区居民于英华:今天来抓阄,我们很高兴也很激动,我们终于回家了,这个房子南北通透,采光也好,房子布局也好,今天上来一看很满意。
红岛街道安置区东部组团项目总工程师姚凯健:我们负责的红岛街道东部组团安置区一共是十个地块,分别是邵哥庄社区、前阳、后阳安置区、小庄社区,小庄社区是我们交付的第一个样板社区,本年底左右我们还有后阳社区计划交付,目前主要的施工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陆续进行社区绿化景观和场内的收尾工作。
红岛街道安置房项目共涉及16个社区,规划了东、西、南、北四大组团,共43个地块,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40万m²,其中住宅488万m²,商业设施52万m²,估算总投资约508亿元。项目于2016年年底启动,2017年3月开工。
红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苗磊:红岛街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着力建设最有幸福感的安置房,为百姓创造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环境。主要特点有三个一:一楼架空层设计,1:1储藏式配置、1:1地库配置,实现了人车分流,同时绿地率达到了30%以上。在市政配套方面,街道持续推进周边道路网络、学校等设施完善,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购物、上学、就医变得更加便利。下一步,我们将全力以赴加快剩余安置区社区建设,让所有红岛老百姓住上舒心满意的回迁房。
(来源:城阳融媒 苏田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