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淄博高青县​4000亩盐碱地变身高产稻田藕田

淄博高青县​4000亩盐碱地变身高产稻田藕田
2023-08-27 19:52:0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淄博市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弱、低收入人群相对集中的5至10个村,建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围绕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环境整治、人才培养、乡村治理、巩固成果6项内容,重点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兜底性、保障性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去年,全市共建设1个省级和5个市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高青县常家镇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涉及9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178万人,规划面积23.1平方公里。

8月15日,车辆行驶在推进区内新修的环湖路和大毛路上,路边荷叶茂盛,稻苗青青,白鹭翻飞,一派北国江南的风光。“这两边稻田、藕田,以前都是粮食产量很低的盐碱地和撂荒地,利用衔接资金进行了集中改造,建成了2500亩藕田和1500亩稻田。”高青县乡村振兴局项目组组长陈健告诉记者。

“这片盐碱地,以前种庄稼,产量低,每亩地收入300元到500元,现在改造成了藕田,搞藕虾立体种养,每亩地收入达到10000元。”常家镇大李党建融合发展区专职副书记王荣盛告诉记者,盐碱地改造后的稻田实行稻虾立体种养,每亩地收入能达到5000元以上。

据了解,4000亩盐碱地改造,涉及3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属于基础性提升,极大地改善了该地农业生产条件。改造前,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这些地进行了集中承包,给村民相应的承包费,改造后,合作社自己种植或交给村民承包,这样村民收入提高了,各村的村集体收入也有了保证。

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秋葵基地,天鹅湖村村民许爱莲正忙着将早上刚摘下的秋葵装箱。她告诉记者:“我家6口人6亩地,因为地不好,以前每亩收入也就600元到700元,现在一亩地每年900元流转给了村里,老公在建筑队干活,我闲时在合作社打工,每天干4小时收入100元左右,主要是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

村集体有了基本收入,村干部就有精力去琢磨产业振兴,发展“一村一品”。天鹅湖村黄秋葵种植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种植了20多亩黄秋葵,每亩产5000公斤,今年预计收入50多万元。秋葵采摘需要大量人手,带动了村民就业,促进了村民增收。大李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利用荒地种金银花,目前种植了3亩“百花一号”、25亩“忍冬四季”金银花,预计今年收入12万元左右,支付村民采花工资6万元左右,明年将带动周边村种植,合作社统一回收。

“常家镇将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与‘稻乡水韵·魅力慢城’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片区建设成果相结合,开发建设罗曼园、天鹅湖田园综合体,策划推出了渔家民宿、湿地观光、果蔬采摘等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立体种养、果蔬采摘等特色产业,推进区内天鹅湖村、刘春村、说约李等6个村集体增收显著。”常家镇负责农业的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张鹏介绍。

“我们这一片越来越美,路新修了,前段时间荷花大面积盛开,来玩的人特别多,我们村以做鱼出名的6家农家乐,家家爆满,采摘园里也来了不少人。”刘春村党支部书记刘海军告诉记者,衔接资金为他们村配套建设了“黄河畔生态智慧庄园”项目,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正着手运营,将之打造成游客接待中心和民宿,计划今年10月1日开业,进一步提升常家镇旅游餐饮和住宿水平,满足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需求。据介绍,该项目成功运营,将把刘春村的村集体年收入从2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关键词:淄博高青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