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青岛古树名木达1764株,已建成4个古树公园

青岛古树名木达1764株,已建成4个古树公园
2024-06-27 09:07: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6月26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古树名木复壮保护情况。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殷保家,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园林和林业建设处处长贺蕾,崂山区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薛长坤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青岛市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1764株,广泛分布于七区三市。根据省绿委办最新普查认定结果,其中一级古树86株,二级古树291株,三级古树1387株,尚有700余株正在认定中。

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及抢救复壮工作,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复壮工作,同时不断探索建设古树公园,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线上古树认养、古树公益课堂等活动,持续丰富古树名木复壮保护工作的形式内容。

多措并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积极开展大面积保护复壮工作,基本摸清古树名木家底,让古树名木有尊严、有价值地生长。分别于2021年复壮古树名木50株,2022年复壮300株,2023年复壮150株,2024年计划复壮150株。

做好制度保障

青岛市高度重视对古树名木保护及抢救复壮工作,早在1990年就颁布实施了古树名木保护的地方性法规《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并根据实际对该《办法》进行四次修订。2017年修订后明确市和各区市财政每年必须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自2017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救治和复壮。

强化智慧赋能

推行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联动,逐步形成包含“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芯、一树一景、一树一文化”等内容的“十个一”运营机制,打造“覆盖全过程、全要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古树名木保护的“青岛模式”。建立智慧管理平台,录入名称、图片、地理位置、保护状态等信息,形成全市古树名木动态更新数据库。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141”方案,即建立一所“青岛古树医院”、提供四项古树诊疗服务、打造一套古树管理方案,建立“古树名木健康档案”。建立综合评价制度,技术支持团队要对古树名木进行综合评估,实施专项保护。

精准实施复壮

定期对古树进行全方位体检,及时发现治疗病虫害,有计划地救治、复壮;定期对古树扶架、围栏、土壤等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根据健康状况出具了复壮方案。崂山风景区、观音寺、荒草庵、太平寺、天后宫、中山公园等濒危、衰弱的古树名木在实施复壮后获得新生。在古树名木复壮过程中,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创新多种复壮沟的开挖方式。开展银杏古树根部病害发生致病机理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完成《银杏根部病害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成果报告》,为古银杏树复壮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撑。

探索建设高品质古树公园

图片

关键词:青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