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市推动全民健身高水平发展的有关工作情况。据悉,今年以来,济南共开展各类赛事2000余场次,参与人数500万人次,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约18.3亿元,带动产出效应58.4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济南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居忠介绍,济南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打造全民健身活动“精品版”。培育泉城特色自主品牌。持续举办济南冬季畅游泉水国际公开赛、泉城马拉松、明湖龙舟赛等泉城特色品牌。系统集成、全新打造“泉在济南·全城热练”全民健身主题系列活动,着眼泉城济南文化底蕴、自然禀赋和城市品格,策划“春华”“夏晖”“秋实”“冬蕴”四大主题,83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分四季展开,保持全年热度不断,目前已吸引30余万人报名。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高品质赛事。“泉赋舞庄”国际街舞大赛、全国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等14项国家级、国际级赛事精彩不断,济南国际马术公开赛、济南国际网球公开赛、外交官体育系列赛、全国青少年街舞俱乐部公开赛等,近30项国内外大型赛事也将陆续举办,通过举办高端体育赛事,让济南在世界面前精彩亮相。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以济南市全民健身运动会为主线,组织“泉”在济南系列过大年、过五一、过暑假等等,社区运动会、农民丰收节、“村超”、“村BA”、乡村四赛等,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海右人才节”组织系列体育赛事,大学生马拉松、校友登山节等声势浩大,招贤纳才,赋能济南城市发展。今年,共开展各类赛事2000余场次,参与人数500万人次,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约18.3亿元,带动产出效应58.4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打造体育基础设施“升级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智慧化迭代升级。推动体育设施和健身场所数字化改造,建设智能健身驿站、智慧健身步道80处,录入济南市智慧体育平台健身路径360处,健身器材信息1777件,“一图、一圈、一平台”智慧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智慧健身设施成为群众“新宠”。打造户外绿色健身新载体。利用山体公园、金角银边,规划建设体育公园、运动主题公园268处,足、篮、排三大球活动场地7000余块,高品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广覆盖。实施农村(社区)全民健身提升工程,推动国球进社区、进公园,建设公共体育设施1.7万余处,市级“五个一”、行政区(县)“三个一”、乡镇“二个一”工程覆盖率均达到100%,推动240所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有效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打造全民健身服务“普惠版”。壮大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队伍。组建174名包含高校体育教授、运动康复专家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专家库,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行业协会和专业运动员、教练员三大资源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共有3万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千人达3人以上。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大力推动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建设和规范管理,目前全市建有市级、区县级协会、俱乐部454家。创新推动社会力量办赛新模式,济南市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50个项目全部由协会办赛。丰富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开展“点餐式”公共体育服务配送活动,为市民提供三大球、瑜伽、棋类等70类健身指导项目。目前,累计共有170名专家走进社区、企业、校园开展健身指导服务活动360场次,受益群众1.25万人次。
打造“体育+”“融合版”。体旅融合热度不断提升。济南市专门成立文体旅商一体化工作专班,统筹打造体育赛事经济新模式。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以“一节、一季、四赛、四进”全新模式举办,带动350万市民群众参与。全国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融合,13个省18支队伍300多人参赛,激活特色农业、旅游消费新引擎。策划宣推“喜迎奥运冠军之旅”等16条特色体育研学线路,构建“一日比赛、多日驻留,一人参赛、全家旅游”的体旅新模式。体卫融合深入推进。与医院、企业、俱乐部联动,开展社区义诊、健身讲堂。依托市级和15个区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面向不少于6000名市民群众开展身体成分分析、坐位体前屈、肺活量、握力等20余个项目体质监测,并为每位受测者出具个性化运动处方。体教融合成果显著。创建国家级体育项目传统校3个、省级传统校97个、国家重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4个、山东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基地22个。篮排足三大球、自行车、击剑、橄榄球进校园成绩显著。体育赛事活动进景区、进商圈、进校园、进街区成为新潮流、新时尚。
(来源:新黄河 罗宁)